第二篇第15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觉悟也!音jiào,会意字,甲骨文中,“学”就像是双手摆布算筹的样子。金文表示在屋子里教孩子们学算术。
如《学记》曰:“虽有嘉肴.弗食不如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就是“觉悟”了。
也有一说,甲骨文中的两手之间是个“爻”字,古代组成“八卦”中每一个卦的长横短横,长短横互相交错成“爻”,便表示物象的变动、变化,知识无穷。
斆(学)字的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即表示教导。后用“敎”代替。“学”成了接受教育,被教育,读成xué,如《增韵》:“受教传业曰学。”
又如《学记》:“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也引申而指“互相讨论”、“效法,模仿”、“注释,笺疏”、“讲述,说”、“知识”、“学问”等。
如《韩非子-外储说》:“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
“学”还有效法的意思,如“邯郸学步”。又如《礼·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传授知识的地方可以简称为“学”,如“学院”,“学府”,“大学”等。即庠序总名。如《礼·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pàn)宫。”
分门别类,有系统的知识也可以使用“学”字,如“哲学”,“数学”等。
思:思考。
则:会意字,金文从鼎,从刀,会刀刻刑法于鼎上之意。“则”的原意是法则,准则。如《尚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由准则又延伸为效仿,效法。如《史记-周本记》:“则古公、公季之法”。“则”也引申为规律,如《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则”也可以用作量词,如:寓言三则。“则”也有模范的意思,如:以身作则。
“则”也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如:“闻过则喜”。也可以表示转折,如:“今则不然”。也可以表示肯定,如“此则余之罪也”。
罔:迷惑,迷失,蒙蔽,如:“欺罔”。“罔”也有“无”的意思,如“置若罔闻”。古代也有把“网”写作“罔”的。
殆:原意为“危险”,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还有“大概”,“几乎”的意思,如:“消失殆尽”。
“殆”还可以作为“怠”的通假字,懒惰的意思。这里是被封闭、孤立、资源枯竭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自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把自己陷入孤立和封闭状态”。
“学而思”是继“学而时习之”和“温故知新”之后,孔子对人类的教育思想又一重大贡献。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学习一定要和思考并行。盲目的相信书本或者别人传授的知识,容易被误导,甚至误入歧途。
学思结合还可以巩固学习,加深理解,甚至还能创新。
清末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学而不思,不深辩其真意所在,必致迷惘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事无验证,疑不能解,将危殆不安。故学与思当齐修并进,不能偏废!后人把这章内容提炼成:俯而学,仰而思。
《史记》中的错误
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首创的纪传体编史的方式为后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史记》本身并非是完全科学正确的,他也存在着很多疏漏。
比如,《史记》中出现很多的野史传说,司马迁是汉代人,对于三皇五帝时期已经很久远了,史料本来缺乏。再加上焚书事件,秦始皇焚书将其他六国和民间藏书都付之一炬。
秦国宫内保留的大量经书、子、集主要是依据秦国统治需要而保留下来的,因此到了汉代,手里可以查阅的资料主要就是《秦纪》和《战国策》,这里都是正史,而正史往往为统治者服务,记载的很是简略。
然而民间总有沧海遗珠和野史传闻,这些半真半假的事件需要多加考证研究。而司马迁在这一方面却有很多客观不足,对于无法确定正误的史实,都将其保留了下来,在文中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点。
比如,《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为秦异人的亲生子,而在《吕不韦列传》中又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司马迁将秦始皇为吕不韦儿子这个民间传闻也当成正史写了进去。
另外,众所周知的“烽火戏诸侯”也被证实是司马迁的艺术加工,历史上就没有这回事。
还有古代帝王出生的时候的异象,如“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类神话故事在史记中比比皆是。
相对来说,《春秋》就十分简洁明了,绝没有半句废话。
在时间线上面,《史记》也有出现纰漏,如在《苏秦张仪列传》中两位纵横家四处游说,在权谋之间翻云覆雨可谓是精彩异常。
在这里司马迁将张仪和苏秦划为同一个时代的人,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提供的信息说明,张仪是在苏秦之前就已经名满天下了,而苏秦是在张仪死后才在诸侯国之间活跃起来,那么《史记》中张仪被苏秦激怒的故事就不可能发生。
在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竹简中频繁发现了洞庭郡,而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将天下划分6郡,并没有洞庭郡。
经过史学家的研究,洞庭郡即《史记》记载的黔中郡。由于,秦朝治下多有暴政,湘西楚国遗老遗少追思故国依旧以黔中郡自称,从而令后世《史记》出现了重大描述错误,导致洞庭郡被埋没千年。
《史记》的故事性很强,按理说,史书都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因为史书要做到客观公正,私人感情最好不要带太多。而司马迁的《史记》夹带了太多的私人感情。
他自创纪传体却第一个打破规则,将项羽归到本纪中,一代霸王自刎乌江,却是让人惋惜。而对于汉高祖刘邦,《史记》中将他描述得十分流氓气,看完会想这种银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开国君主,难道就是运气好,找了一堆的得力助手。
《史记》中记载的陈胜吴广起义大概是这样的: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名农民去北京密云一带修工程,带队屯长是陈胜,吴广是另一名带队屯长。队伍行至蕲县大泽乡时遇到倾盆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过。
这时候带队的陈胜就站出来说,大雨延误了行程,按照秦律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要一律处斩。大家一听都吓得要死,不知所措。
年底,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了一个秦代墓葬,里面出土了一批竹简,这些出土竹简全部是记载着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等,这就是“云梦睡虎地秦简”。
根据当时的秦律:
不服从征发,直接不去的,罚两套铠甲;迟到三至五天,训斥一顿;迟到六到十天,罚一个盾牌;迟到十天以上,罚一套铠甲。
关键是“水雨,除兴”,也就是说遇到大雨这种不可抗拒因素,就免除惩罚了。
到底是陈胜在撒谎,还是司马迁记述有误?就不得而知了。
在《史记》中一个优点就是司马迁通过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手段将人物事件都井然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好像他就在现场。
比如,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多次看项羽,还举玉佩示意这种小动作都写得明明白白,感觉在写小说。
还有,樊哙冲入宴会内,“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而项羽的反应是“项王按剑而”,就是项羽虽然还是跪坐着但已经有警惕心按着剑,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自卫,一般人还真的注意不到。司马迁却写出来了。
所以在看《史记》的时候就特别有意思,可读感很强。按照文学的说法就是,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总是要进行一些艺术的加工。
《史记》的兼具史学性和文学性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确实不为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