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鹤壁日报
□杨建强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包括“生态宜居”在内的20字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是“农”村振兴战略,一字之差,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内容和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我们要振兴的乡村,是以乡村居民为中心,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乐为目标的美丽新家园。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绿色美丽文明和谐乡村”。依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目标任务,淇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以灾后恢复重建为统领,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正在全域科学开展“党建+产业+人才+文化+组织”乡村五大振兴“一盘棋”整体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乡村总体呈现出“水净、村美、人和、富裕”的美丽画卷。
基层党建引领出美丽村。淇县从严从实抓党建,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早在我省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之前,淇县就提前3个月强力开展了“扭观念、改作风、强纪律、见实效”大整顿,党员干部以“冲在前、领着干”“不服输、不畏难”“争第一、扛红旗”的品格和追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行动专班,科学制定《淇县人居环境绿起来实施方案》,定期召开环境整治调度研判推进会,按照开展整治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制定了详细的观摩考评细则。截至年底,淇县在大汛大灾面前集中创建了“千万工程”示范村33个、“森林乡村”示范村30个,“四美乡村”示范村60个,建设“四美乡村”完成率达41%,并以此为标杆,持续抓带动、促提升。
文农旅三产融和出美丽村。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是支撑,可实现与产业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淇县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着力推进10万亩5G数字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1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省级优质小麦现代产业园等建设,在确保保产增收的同时,培育出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休闲观光园区、农耕文化体验园区。淇县依托太行山、淇河、南水北调和高速公路、高铁,推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两带两线”布局规划范围内村庄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对象,打造和建强全域旅游产业链,实现沿山、沿河、沿线村环境的提档升级,先后涌现出“传奇大石岩”“云梦北口”“幸福西坛”“椒香温坡”等乡村旅游名村。
乡贤人才赋能出美丽村。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淇县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以“乡土、乡情、乡愁”为桥梁,成功引进78名淇县籍在外成功人士回原籍村任职。“头雁”书记回村后,又发动村里的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等,集成一批乡村人才综合体,构建起“人才+资本+技术+企业”的创业格局。在此基础之上,淇县县委组织部组织“头雁回归”第一书记、驻村第一书记等20人成立了淇县乡村振兴智囊团,定期对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把脉问诊,一大批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脱颖而出。
乡土历史文化孕育出美丽村。乡村连接着历史和未来。古都朝歌、鬼谷圣地,美丽乡村建设处处留存着历史文化的印迹,散发着形神共美的气息。文化墙、文化园、农耕园等乡村设施,书写着历史,承载着乡愁,既扮靓了乡村,也提升了乡民品位;乡村的传统村落、石头房,保留和加固了历史丰富的信息,呈现出迷人的乡土风貌。修复、保护众多老树、老井、老地名等,并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拆废弃房留旧房,改造成村史馆、图书馆、体育健身场所、群众爱心中心等,增加了乡村文化供给,“善美小洼”“和美黑龙庄”等美丽乡村孕育而生。
明星党组织治理出美丽村。治理有效是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淇县近年来以“淇县之干、红遍朝歌”活动为载体,创新评选出30名明星党组织书记,激励他们深入开展空心村整治、美丽庭院建设、示范村创建、县乡道路提升等4个专项行动。以“党建+村庄治理”为方向,以“突出重点、抓住痛点、打造亮点”为导向,积极推行“网格化+积分制”的工作机制,对全村进行网格划分,组成“村、组、点”三级网格,坚持定网格、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定目标,工作区域、工作责任、工作标准都可量化、可考评,形成了“全民参与、闭环管理、全域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目前全县30%的村庄推行“积分制”长效管理办法,村庄环境明显改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