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1月16日讯(记者张吉晴通讯员刘梦)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姚湾村,距武汉市区足足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这个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村庄,5年前被划为黄陂木兰乡1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贫困户29户,占全村人口8.7%。年,武汉市科技局精准扶贫工作队的队员来到了姚湾村,他们的到来让村民看到了希望。5年过去了,工作队通过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模式让村里的贫困户走出贫困,迎接更好的生活。如今,姚湾村的主干道用上了太阳能路灯,3条通湾道路全部硬化完毕,环境得到了提升。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扶贫工作队队长李云龙、村民陈忠华向记者讲述了姚湾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汉市科技局组成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姚湾村,从年起按照3名队员的人员组成进村帮扶,年底帮助姚湾村实现脱贫。木兰乡姚湾村位于木兰乡东部,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全村有户共计人。近年来分别建起了光伏发电站、茶叶基地,带动29户59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此外,猕猴桃基地、羊肚菌试种大棚、水果玉米基地等产业引进,为该村带来了新的致富渠道。有求必应为农户解难题,成为脱贫路上的顶梁柱陈忠华:刚开始我对脱贫真的没信心,但是扶贫工作队的到来让我在脱贫道路上有了依靠、有了底气,任何困难都不怕。李云龙:扶贫的造血道路上,村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脱贫路上无后顾之忧。陈忠华曾是姚湾村“曾经穷得出名的人”,近年来,依靠勤劳的双手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他成为了村里的名人。他说,连自己也没想到还有翻身的一天。年以前,陈忠华的生活并不贫困,妻子打理着村里的杂货铺,陈忠华跑着出租车,日子安稳踏实。但是当他被查出患有结肠恶性肿瘤,多次手术后,负债10多万元,家庭一下陷入了极度贫困。“那时,家里背了一身债,没人再愿意借钱给我们。”至今,陈忠华回忆起那时的处境,仍然心绪难平。年1月,姚湾村村支书陈以华给陈忠华家送来2只山羊。陈忠华夫妇用家中不足20平方米的猪圈用来养羊,并以此艰难度日。年,武汉科技局精准扶贫工作组进驻姚湾村,扶贫队长付正兵在获悉陈忠华的情况后,出资为其改善养殖条件,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增收脱贫。新修羊圈占地60多平方米,还在羊圈里建了一个上下两层的羊舍,养殖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几年间,陈忠华养殖的山羊存栏量达到80多只。羊多了,饲料不够吃,“我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饲料。”陈忠华想到了工作组,如何能够降低饲料支出,又能让羊儿吃饱?付正兵想到了武汉市农科院,他联系农科院专家,引进种植优质牧草品种“巨菌草”。“有了巨菌草,饲料成本大幅降低,只需买少量玉米等精饲料作为羊羔改善伙食的小零食。”陈忠华高兴地说。“多亏了有工作队,他们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陈忠华说,扶贫工作队和他已经成为了一家人,“就在上个月,我养的16头牛生病了不吃不喝,我束手无策,打电话给队长李云龙,他马上帮忙请来了畜牧所的医生,为牛儿治好了病。”目前陈忠华进行多种类养殖,有了扶贫工作队给的“底气”,他致富的信心十足,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怎样扩大销路。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