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现在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但在古代,七夕并不是“情人节”的代表性节日,中国的传统情人节更符合标准的应该还是“上元节”(点击复习上元节内容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今日宜:闹元宵!)和“上巳节”(点击复习上巳节内容我国的妇女节古已有之,且一年有四次),这两个节日在之前有做过详细的科普,点击可回顾往期内容。
我们都知道,“七夕节”之所以被传为“中国情人节”,是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我们常常听到的版本,虽然也是Badending,但起码也能算是凄美那一挂的,至少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是相亲相爱的。
但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来想,牛郎这也算是渣男行为。人家仙女下凡洗澡,跑去偷看还藏人家衣服,不让人家回天庭。
脑洞大开一下,虽然后面织女为其生了孩子,但也可能是因为牛郎长期PUA织女,导致织女有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要是这个故事搁现在,是要被骂上热搜的程度。(手动狗头保护,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
其实在古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并非像现在一样有着美好的寓意。相反,古人结婚甚至都会避开这些时刻,以免自己的婚姻也落得不好的结局。
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日书》部分,就有两条与牵牛织女相关的记载,它是这么说的:“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日书》《日书》是古代一种以时、日推断吉凶祸福的占验书。
两则简文都是说在戊申、己酉时娶妻很不吉利,会像牛郎娶织女一样,婚姻会是不美满的结局,过不了多久一方就会将另一方抛弃。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相对比较迷信的,如果是寓意这么不好的话,是不可能把“七夕节”来作为“情人节”的。
乞巧节图其实根据七夕节的风俗活动,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传统意义上“七夕节”并非是“情人节”。
比如:穿针乞巧、拜织女、染指甲、妇女洗头发、姐妹们相约比赛女红手艺等等,都是针对女性而开展的节日活动,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女儿节”。
既然是“女儿节”那就没有男性什么事儿了,所以也就不存在七夕是“情人节”一说。
《诗经·小雅·大东》关于织女和牵牛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在《诗经·小雅·大东》里记载: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在这里,织女和牵牛还仅仅指代天上的星星,连故事都不是,更别提爱情了。
乞巧节图时代不断更迭,日子总想越过越新鲜。时尚潮流百转千回,现代的人们赋予了这个古老的节日以新的意义。
但不管怎么变换花样,唯有历史传承才是永恒,今年的七夕,让我们复古一次吧。
过七夕、约姐妹、开派对、散会!
乞巧节图《诗经·小雅·大东》
该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西周中晚期东方各国及各部族受西周统治者惨重盘剥的情形,反映了东方各国人民的不满情绪。全诗七章,每章八句,结构严密,层次清晰,前后呼应。象征、隐喻、鲜明的对比、丰富而奇幻的想象交错运用,是此诗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阅读更多电子资源,美斯齐在线书库即可查阅
文案
猫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
猫她(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