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在孝感

你一定听说过“董永”

他的传说对于孝感人来说

已经是老生常谈的故事

但你可能不知道“董永传说”

可不是普通的故事

它带有“国家级非遗”的身份

董永传说

年,董永传说入选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董永传说系列故事是一部优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作品。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既是中华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神奇幻想用人间与现实巧妙融合的优美艺术作品。它在孝感深深扎根,发育成熟。它由董永逃难落籍、卖身葬父、天仙下凡、织锦赎身、槐荫离别、天上人间……等故事组成。

传说董永本为山东千乘人,但早在汉代迁移至孝感落籍,这不仅有史籍记载,且与孝感这一地名的由来紧密相关。还有孝感市至今遗留的许多遗迹、地名和民俗可资佐证。作为一部口头语言艺术作品,它在孝感地区崇尚孝道的民间文化生态中发育成熟,既实现孝道主题,又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并通过说唱、戏曲等多样式的艺术创造走向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前,孝感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共计6个

那么这些国家级非遗项目

你都了解吗?

孝感雕花剪纸

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荆楚大地民间艺术瑰宝。早在西晋时期,人们把正月初七定为“人日”,《荆楚岁时记》说:“人日剪纸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剪纸习俗。

明代,剪纸艺术渐趋成熟,并不断丰富发展,到了清代,又出现了雕花,即从剪刀,发展为小刀刻镂。新成立后,孝感雕花剪纸更像一簇绚丽的山花,争相绽放。年,成立了“孝感县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所”。

从那时至今,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达两千余种,选送到欧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展销并荣获多项大奖,让孝感雕花剪纸艺术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孝感雕花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记录着剪纸技艺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历代艺术文化精华,荟萃了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犹如雕花剪纸艺术的历史长廊;它融合了我国南北艺术之精髓而自成一体,以其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而特立于民间艺术之林;它植根于社会,取材于民间,题材广泛,内容朴实,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各种流派,风格迥异的作品争奇斗艳,堪称珍贵的民间艺术宝库;当今更是赋予了雕花剪纸的美感造型和丰富的感情色彩,不断增强其艺术表现力,使作品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表达出朗朗向上、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气息。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孝感雕花剪纸世代相传,逐渐登上艺术殿堂,孝感也因此被誉为“剪纸艺术之乡”。

孝感雕花剪纸品位高雅,艺术魅人,是美化环境的佳品,收藏爱好者的珍品,馈赠友人的礼品,旅游者的纪念品。

孝感雕花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节龙跳鼓

三节龙·跳鼓是流传于云梦城东五洛寺镇一带独具特色的龙灯舞。是由当地人们世代相传的古老祭祀舞蹈演变而来,属民间广场舞蹈。

三节龙灯分龙头、龙身和龙尾三节,由三人表演,过去由舞灯三人站在石磙上或板凳上表演,后演变为广场表演。跳鼓用杉木做鼓围,牛皮做鼓面,为鼓侧有柄的双面鼓。表演人数不限,一手持鼓、一手拿槌配合三节龙投足跃臂,且敲且舞。整个舞蹈以奇异浪漫的扎制塑性,新颖活泼的表演形式,粗犷豪放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民俗画面。

三节龙·跳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云梦皮影

云梦皮影戏源于清中叶,年发现曾店皮影世家吴文治先生收藏的皮影戏脚本《天、地宝图》抄写本,封底留有“大清乾隆四十五年抄”的落款;年,安徽省宣城县文化馆一行到云梦县文化馆来访,主要了解云梦皮影情况,并赠予我馆一盒60分钟的《安徽宣城皮影唱腔选》,听其唱腔、板式与云梦皮影如出一辙;年,安徽省宣城市杨林方村何泽华先生给云梦县文化馆来信,了解我县的皮影情况,信中谈到:“他是云梦人,他的祖辈从云梦迁移到安徽宣城落户,并将云梦皮影戏也带到了安徽宣城,有十多个皮影戏班,都是何家祖传”。同时还寄来了他祖上保留的清代皮影照片两张。宣城皮影唱腔之谜一下解开了,原来宣城皮影与云梦皮影同源。

云梦皮影戏始于何人?年,县文化馆召开了部分老艺人参加的座谈会,与会的有著名皮影艺人陆春元、许汉文等。在他们的记忆中,只能追索到近百年的事。他们说:“我县最早的皮影戏当数胡金店周家排楼的周铁保先生,从他的曾祖父起,到他已有四代人了”。周家排楼是安陆、云梦两县的边沿村,历史上曾划归云梦,现在仍属安陆巡店。故有云梦皮影戏源于周铁保先生的曾祖父由安陆传入之说。陆春元先生也谈到,年,家父陆大独赴安陆城南仰家棚子求名师仰毕可先生学艺的故事,可佐证。

云梦皮影戏兴衰更迭,绵延至今,仍有皮影戏2演出常年不断,创造了当代古老民间皮影艺术演出的奇迹。

云梦皮影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历史悠久自明永乐年间的“钦颁善书”问世至清初的“圣谕广训十六条”,案头本的善书历经二百六十多年,到了清乾隆年间,民间文人就以十六条为题,创作了大批反映民间生活的善书讲唱本,广泛在民间进行讲唱,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可以证实善书讲唱的历史,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

善书的讲唱活动不仅汉川市所独有,清乾隆年间在河南开封地区就已盛行。至清末民初,除湖北外,在四川、湖南等地也很盛行,后来其他地区的讲唱活动相继消亡,唯有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发展了这一讲一唱形式并延续至今,因此被称作汉川善书。

汉川善书历经了明初至清初的孕育期,清中叶至民国的成熟期、兴盛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文革”以后的抢救、复苏期,现阶段的活跃期。

汉川善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楚剧

(大型历史剧楚剧《黄香》)

“楚剧”,原为“黄孝花鼓”或“西路花鼓”、“哦呵腔”,以流行于黄陂、孝感而得名。相传早在清中叶以前,黄梅县的紫云山、垄平山一带的茶农在采茶时,大家唱山歌,一人领唱,众人促腔,后扮为一丑、一旦踏高跷演出。清代中叶,这种歌唱形式流传到黄陂、孝感一带,受当时流行的清戏影响,乃去跷而作平地演唱,于是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进一步形成后来的“黄陂腔、孝感调”的“黄孝花鼓戏”。

(大型传统楚剧《孝廉孟宗》)

黄孝花鼓形成于清道光中期(年前后)。早期,先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土戏,道光十九年(年)以前,黄陂县梅店毛家冲毛家福的花鼓戏灯班,是从孝感请师傅去教的。据统计,自清咸丰十年(年)到民国九年(年),孝感有花鼓戏班约40余个,较有名气的王店陈家巷子的陈苟金、陡岗陈珍福戏班等18个。

清道光三十年(年)前后,“黄孝花鼓戏”开始在汉口市区外围水陆码头“土荡湖”等地演出。道光三十年(年),浙江余姚叶调元曾在《汉口竹枝词》中志其在汉口土荡湖畔看“黄孝花鼓戏”演出的情景:“俗人编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

清光绪二十八年(),花鼓戏进入武汉市内,演出于各租界茶园、剧院。民国十二年()进入租界以外的地方演出,并开始改人声帮腔为胡琴伴奏。于是,花鼓戏的“府河路子”、“北路子”、“东路子”就逐渐向有胡琴伴奏的“西路子”学习,形成了统一。

民国十五年()农历八月初四,汉口戏剧界筹组湖北剧学总会。会上,经武汉戏剧界公认,“黄孝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民国十六年(年),在共产党人李之龙的帮助下,楚剧进入民众乐园,公演后,才在武汉市站稳脚跟,成为鄂地区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楚剧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湖北省实验楚剧团表演传统剧目《打金枝》)

看完后,

身为孝感人满满的自豪感,有木有!

守护文化根脉,留住乡愁味道

孝感一直在努力!

认识非遗、了解非遗

让非遗回归生活,迸发新活力

共享这份惊艳了时光的非遗大餐吧

作者/来源:孝感文旅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