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谈及明朝灭亡的原因时,很多人都会听到一个名词——“小冰河时期”。事实上作为气象学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对于明朝的灭亡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间接诱因。
对于“小冰河时期”这一气象学现象,具体的则表现为极端气候的增多,旱涝等灾害的频发,年平均气温的降低;而且这种气温的降低,甚至可以直接用“奇寒无比”来形容。
根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等人对于我国历朝历代气象史料记载的分析:我国历史上共经历了四次小冰河时期,而明朝中后期到清中期恰是第四个小冰河期。最终,也正是在各种因素钩织的量变不断积累之下促成了质变——大明王朝的灭亡。
那么距今三百多年的小冰河时期,到底是有多“恐怖”,又有多冷呢?
奇寒无比的小冰河时期
明王朝自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践祚,至年崇祯十七年而亡,历十六帝,共年。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同时即便是在小冰河时期,也一样是存在着暖湿年代的。
但毫无疑问,这一时期“冷”或者说“变冷”才是其主流的表现。而在大明王朝的中后期,依据《明史·五行志》以及《寿光县志》、《苏州府志》、《广东通志》等一系列的地方县志的记载,当时的中国奇寒无比,这种寒冷甚至还表现为包括不限于华北地区,华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部在内的偌大疆域内的一致性寒冷,来看一下史料记载。
《明史·五行志》中记载:年至年冬,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而凤阳八卫二三月雨雪不止,伤麦。要知道,淮东之海乃是今天江苏连云港附近的海州湾,属于不冻海湾。作为比较,在年渤海湾发生冰封事件结冰八九米厚,封堵港口50多天时,海州湾都未曾结冰,可在明朝时海州湾却结冰四十余里。凤阳,即为今天的安徽凤阳,而在当时的农历二三月还雨雪不止,当时的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德松江府志》中记载,年左右,近岁大寒,槁死略尽。意思通俗易懂,就是这寒冷的天气将一些列的树木都冻死殆尽了。
《安东县志》中记载:崇祯十年(年)以及崇祯十五年(年),(涟水)四月大雪杀禾,立夏大霜。意思也不难解释,即四月时涟水(今淮安辖下)还在下大雪,而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为阳历5月5/6/7日)时又遭遇了大霜冻。
《淮安府志》中记载:成化十二年(年),南京雨雪连绵,以致于春暮阴寒未除……
如果说,以上关于华北、华东地区的记载已经令人触目惊心的话,那么华南地区的记载则更令人咂舌。华南地区,作为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背靠南岭山脉,地理纬度上又是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然而这一优良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却依旧没有摆脱小冰河期的影响。
《琼台志》载:正德元年()“冬,万州大雪”。《临高县志》载:明崇祯九年()十二月望日(十五日),临高县“雨雪三日夜,树木尽枯”。《广东通志》载:明万历三十四年(年),琼山“冬大寒,六畜皆死”。
上面记载的万州、临高、琼山皆位于海南岛,可这些地区却都无一例外地在小冰河期内遭受了大雪天气。而且事实上,以上我们列举的记载也不过是众多史料中的极少的一部分罢了,关于类似的记载多如牛毛。
随之而来的灾害
在如此极端的气候条件之下,可想而知它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便是牲畜、人口的死亡以及交通运输上的困难。
而更为残酷的其实是其所带来的伴生灾害,其中又尤以旱灾、蝗灾、鼠疫为甚。同样是在《明史·五行志》以及一些地方县志上有着令人骇然的记录。
《明史·五行志》中载:成化二十年(年),“京畿、山东、陕西、河南以及山西俱大旱”。
于谦《荒村》中: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豫变记略》中:崇祯三年至十七年,河南“赤地千里,野无青草,十室九空”。
《静宁州志》中:甘肃静宁“大旱,日入流火,百草俱枯”。
骆养性奏疏中:昨年(指崇祯十六年,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在《中原生灵疏》中:黄叶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
以上虽只是寥寥数语,但读罢却已然令人骇然了。旱灾、蝗灾以及由此引发的鼠疫,在使得粮食减产,饥荒频发的同时,也进一步地透支了明王朝的最后潜力,十室九空、户丁断绝、白骨青磷,如此荒凉的景象就此诞生。面对如此惨况,也令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的朝代之一,类似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不胜枚举。
而衡量古代朝代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人口数量,也是在达到盛时后迅速锐减。据曹树基估计,单明末鼠疫便造成苏、杭等五府人口死亡约万。
小结
正是在极端气候的诱因下,造成了无数的伴生灾害,然后激化了本就矛盾深重的社会对立,最终明王朝也农民起义迭起的浪潮中轰然倒塌。
参考资料:《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葛全胜等
《中国人口史》曹树基
《明史·五行志》
《豫变记略》
《静宁州志》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