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素养考查] 1.人地协调观:结合城镇化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综合思维:说明城镇化过程特点及影响。.区域认知: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差异性。4.地理实践力:针对城镇化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考点一 城镇化进程一、城镇化的意义
1.概念: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意义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
.不同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已变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
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的原因
(1)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因城市中心区地租上升导致居住区等迁往郊区或更远的乡村。
()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4)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1.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不同阶段的城镇化类型的判读
.城镇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镇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镇化在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过程。
(·全国文综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情境来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数以亿计的农民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在我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我国农民逐渐开始分化,出现了从事不同职业类型的农民。
知识载体 农村城镇化、工业区位因素、可持续发展。
能力与素养 该题组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应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的能力,判断、推测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落实实施的能力,引导考生 )
A.甲、丁B.乙、丁
C.乙、丙D.甲、丙
.最早出现逆城镇化现象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 1.D .A
解析 第1题,注意题干限定的时间条件是1世纪以来,读图可知甲城镇人口比例最高,而丙城镇人口比例自年后上升趋势最明显,其发展速度最快。选D。第题,四条曲线中,甲城镇化水平最高且出现城镇人口比例下降趋势,则可知最早出现逆城镇化现象的是甲,所以选A。
(00·东北三校联考)“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现象。世界范围内,在一些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城市面临城市收缩问题。影响我国城市收缩的常见要素有资源状况、产业活动、地理位置等。据此完成~5题。
.导致上海附近城市发生收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自然资源短缺B.承接产业转移
C.地理位置偏远D.产业结构不当
4.城市收缩易导致的结果是( )
①人口减少 ②环境退化 ③空间收缩 ④交通拥堵 ⑤经济衰退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③④⑤D.②③④
5.对城市收缩可起到较好抵御作用的是( )
A.高校、大型交通枢纽B.商场、汽车修配厂
C.大型影院、批发市场D.医院、小学校
答案 .D 4.B 5.A
解析 第题,上海附近城市发生城市收缩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有着和上海相似的产业结构,但发展产业的各种区位条件不如上海优越,使得产业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发生收缩现象,故选D项。第4题,城市收缩会使一部分人口、产业外迁,所以会使人口减少、空间收缩、经济衰退,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会得到缓解,故选B项。第5题,城市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城市收缩的影响,此类城市功能区常见的有高校、大型交通枢纽、医院等,它们均具有较强的对外辐射能力。大型影院、小学校、商场等主要服务城市内的人口,对于吸引区外人口大量迁入作用不明显。故选A项。
考点精练(00·湖北孝感云梦县联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题。
1.图中( )
A.部分省份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B.东部省份的城镇化水平较低
C.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呈正相关
D.西部省份进入城镇化中期阶段
.在城镇化过程中,北京市( )
A.人口流动量大,管理难度增大
B.绿地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C.劳动力资源紧缺,退休年龄延迟
D.城区面积扩大,服务功能增大
答案 1.D .A
解析 第1题,图中的东部省份(京、闽、辽)的城镇化水平远比西部省份(滇、宁、甘)的城镇化水平高;01年西部省份的城镇化水平在40%以上,进入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目前整体还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中期阶段,还没有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北京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城镇化速度较云南慢。选D。第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北京经济发达,全国各地的剩余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大量涌入北京,造成北京劳动力较多,人口流动量大,城市管理难度大,A正确、C错误。人口合理容量的变化和绿地面积的增加关系不大,B错误。北京城市面积虽然增大,但是仍然是我国的首都,其城市职能依然未变,服务的范围依然是全国,D错误。选A。
(00·四川省绵阳市诊断)中东某国面积近万km,年全国总人口约万人,城镇人口比例大。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该国~年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口增长率和城镇化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5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该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影响最大的是( )
A.优越的位置B.丰富的资源
C.高新技术产业D.悠久的历史
4.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代表该国城镇化率增长的是( )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5.未来0年,该国城镇化率( )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
C.缓慢增长D.缓慢下降
答案 .B 4.D 5.C
解析 第题,该国位于中东,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故对该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影响最大的是丰富的资源。选B。第4题,由“年全国人口约万人”可知,③为总人口曲线。加之该国城镇人口比例大,城镇化率应超过50%,故④为城镇化率增长的曲线,选D。第5题,由上题可知,④曲线代表该国城镇化水平,故未来0年,该国城镇化率缓慢增长。选C。
(00·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期中)一般认为城镇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镇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含预测)(注:劳动力人口是指0~59岁男性、0~54岁女性)。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显示( )
A.全国劳动力人口增加B.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
C.城镇人口少于农村人口D.城镇劳动力人口减少
7.我国开始进入城镇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
A.年B.05年C.05年D.年
答案 6.B 7.D
解析 第6题,劳动力人口=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据图计算可知,年总人口为1.6亿人,劳动力人口比重约为55%,劳动力人口约为7.48亿人,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4.8亿人,劳动力人口的比重约为4%,劳动力人口约为6.16亿人。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A错误;年城镇劳动力人口约为6.5亿×5%=.亿人,年城镇劳动力人口约为10.9亿×44%=4.亿人,加之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故B正确,D错误;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其余四个年份城镇人口大于农村人口,C错误。第7题,计算可知,年城镇化水平约为47.8%;00年城镇化水平约为55.%;00年城镇化水平约为61.1%;年的城镇化水平为67.%;年的城镇化水平为7.6%。说明我国~年间进入城镇化高级阶段。D正确。
城市土地密度等于以市中心为圆心的各同心圆圈层内建设用地面积与总土地面积减去不可建设用地(主要为水体)面积的比值。下图为“印度北方重镇斋浦尔市的城市土地密度时空变化图”。读图,完成8~10题。
8.斋浦尔市的城市土地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 )
A.随着距市中心距离减少,城市土地密度逐渐增大
B.随着距市中心距离增加,城市土地密度逐渐降低
C.距市中心距离5~10km范围内,城市土地密度下降较快
D.距市中心距离大于15km以外,城市土地密度不变
9.由T1→T→T,斋浦尔市的城市土地密度变化反映了( )
A.城镇化水平在提升B.城镇人口老龄化增加
C.城市中心出现衰落D.城镇化进入后期阶段
10.推测离市中心km附近( )
A.地价较低B.楼层较高
C.河网密布D.工业集中
答案 8.C 9.A 10.A
解析 第8题,由图可以看出,斋浦尔市的城市土地密度市中心附近最高,但在距市中心约km处出现明显低谷区。随着离市中心距离增加,城市土地密度呈现波动变化的特点,故A、B项错误。在离市中心5~10km范围内,城市土地密度下降较快,故C项正确。距市中心距离大于15km以外,城市土地密度变化较小,但仍有变化,故D项错误。第9题,从T1(约年)→T(约年)→T(约年),斋浦尔市的城市土地密度从市中心到郊区总体上都在变大,说明城市内部建筑密度增加,城镇化水平在提升。该市并没有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且仅由图中信息不能判断该市人口老龄化的情况。第10题,图中距离市中心km处,城市土地密度较小,说明其建筑相对稀疏,可以推断该地地租较低;在城市中地租高的地区楼层比较高;一个城市河网密布不可能仅在一个小区域内,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水系特征;离市中心km处不适宜布局工业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