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湖北省的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自纳入全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国家试点以来,持续以深化改革激发内部活力、以全媒融合提升传播能力、以嵌入服务释放发展潜力,探索了一条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年新闻宣传、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各项重点指标跃居湖北省地市首位、全国地市前列。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前来调研并先后建立融合发展教研基地。

一、整体重塑凸显改革力度

瞄准一流加强顶层设计。宜昌市委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成立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全国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宜昌试点建设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地市级新型传播平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地市媒体中具有核心竞争力新型传媒企业的目标,明确“一核两翼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架构。其中,“一核”即坚持以党媒宣传为核心阵地,推进新闻宣传重点指标进入全国地市媒体前列;“两翼”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智慧服务,加快建设地市级国有文化龙头企业、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三中心”即充分发挥中国地市报(媒体)研究会会长单位重要作用和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全国新闻工作者长江大保护教育实践基地平台优势,着力将宜昌建设成为全国地方媒体互联网传播中心、数据存储运行中心和媒体重要活动中心;“四基地”即加快推进三峡数字文化大厦、智慧广电基地、全国新闻工作者长江大保护教育实践基地、三峡互联网数字出版产业园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

平稳有序推进合二为一。年4月18日,宜昌整合三峡日报社、宜昌三峡广电台,揭牌成立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并组建临时党委统筹推进改革工作。为缓解改革阵痛,确保改革平稳有序,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着力以“七项统一”推进机构整合,即党委办公和机关管理统一、采编出版统一、产业经营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并表、职工薪酬体系统一、基础制度体系统一、年度考核管理统一。在此基础上扎实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顾大局、看长远、谋共赢,多名干部职工思想高度统一、精神昂扬向上,形成人心思稳、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良好局面。年第一季度,融媒体中心在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活动承办等主责主业方面成效显著,产业发展同比增长16%,为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媒融合拓展传播广度

整合资源建设全媒矩阵。在运营好已有的2份报纸、3份期刊、2个电视频道、3个广播频率、3个移动客户端、4个核心网站、12个央媒互联网平台媒体账号和垂直媒体账号、1家手机报和1家出版社的基础上,建设运营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组建国际传播工作室,在脸书、推特、优兔、照片墙等4个国际平台开通运营GorgeousYichang(绚丽宜昌)账号,建设宜昌市官方英文网站,构建起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多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发挥中国记协主管国家一级新闻社团中国地市报(媒体)研究会会长单位的组织优势,以湖北宜昌为中心团结引领全国多家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联合构建强大的基层舆论宣传阵地。

充分发挥中国记协主管国家一级新闻社团中国地市报(媒体)研究会优势,今年来组织开展三次全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全国多家地市媒体负责人广泛参与交流。组织全国地方媒体融合发展创新项目、中国地市媒体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出版《融合创新》年度融合蓝皮书,团结引领全国地市媒体加快融合发展。

承上启下推进纵向联通。发挥市级媒体作为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架构关键一环的重要作用,对上全面进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湖北日报、湖北广电等省级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对下联通宜昌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以三峡云客户端、云上宜昌客户端、宜昌发布“双微”等平台,入驻移动端个、网站个,打造一支人的信息专员队伍,以上下联动有效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以我为主”用好商业平台。全面进驻头条、抖音、小红书等一线互联网平台,三峡日报头条号、学习强国号、三峡广电央视新闻+、三峡商报抖音号等平台影响力跃居全国地市前列,引领带动宜昌13个县市区融媒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