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将出处问龟卜,且抚琴书对鸟啼。——胡先骕《还东林,寄语杨苏更》
他的名字写在水杉树上。
胡先骕,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与秉志联合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还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继钟观光之后,在中国开展大规模野外采集和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的工作。在教育上,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与钱崇澍、邹秉文合编我国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学》。首次鉴定并与郑万钧联合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提出并发表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和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
年(光绪二十年)农历四月二十日,胡先骕生于江西南昌。年(宣统元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学习。年(民国六年)受聘为江西省庐山森林局副局长。在此期间,对庐山植物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奠定了他日后在庐山建立植物科研基地的想法。年(民国十二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国立东南大学,胡先骕任农科的植物学教授兼生物学系主任。再次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
年,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在英国剑桥召开。会上,胡先骕、陈焕镛、史德尉被选为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委员会的委员。为了加速中国植物学科研工作,并进一步了解国外到底掌握中国多少资料。—年,在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部经费不多的情况下,胡先骕仍支持秦仁昌到收藏有世界各地多万号植物标本的英国邱园(皇家植物园)去。后来,秦仁昌从该园精选出余号中国植物的模式标本,并将其拍成照片带回,以应国内研究者的需要。这是胡先骕、秦仁昌对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与发展所作出的一项极为卓越的贡献。
为了创建中国自己的植物园和发展中国的经济植物,年,在胡先骕的倡议和亲自指导下,并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赞同和支持,静生生物调查所经与江西省立农学院协议合办庐山森林植物园。年,园址最后决定建在含鄱口北麓。胡先骕委聘秦仁昌为第一任庐山森林植物园主任,并及时派陈封怀赴英国进修2年,回国担任园艺技师。经秦仁昌和陈封怀的辛苦经营,数年后,庐山森林植物园便形成为中国研究园林植物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植物园科技人员。
年(民国二十七年),胡先骕派俞德浚会同蔡希陶在云南昆明创建了“云南省农林植物研究所”,由静生生物调查所与云南省政府教育厅合办。胡先骕兼任所长,并办有较大规模的植物园,即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
年7月,胡先骕赴庐山参加江西暑期学术讲习会。蒋介石闻听胡先骕已上庐山并来讲学,亲笔手谕接见,共商高等教育之事。由于胡先骕不想再空谈高等教育之事,便于次日提前下山,由九江返回南昌。接见时间到了,仍不见胡先骕到来,省主席王陵基派人沿山寻找也未得见。自此以后,胡先骕“倔强”的名声便传播开来。
年,胡先骕与国立中央大学森林学系郑万钧教授联合发表有关裸子植物水杉新种的论文,标志着其学术造诣达到了新的高峰。自胡先骕的论文发表后,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国植物园纷纷来函索要水杉种子,或派人来中国考察。直至中国解放,已有50余国家、近处植物园先后从中国引去这个古老的孑遗植物,经各国试种均获成功。由于水杉的适应性很强,它的踪迹现已遍及世界各地。
年,胡先骕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并发表了《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的专论。他对被子植物的亲缘关系作了重要革新,不仅在目与科的排列上有重大的变更,而且对若干科的分合,也有新的建置。此外,还整理出一幅“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其主要论点是被子植物出自多元,即出自15个支派的原始被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一个较新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也是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完成的第一篇学术专著。这部专著弥补了中国植物学史上的一项空白,但他仍自认并非圆满无缺,希望在古植物学和植物形态学研究有新的发现时,再继续加以修改。这也是他一贯一丝不苟、谦虚治学的科学态度。
年胡先骕应邀编写了一部《经济植物学》。该书除花卉、森林和药用植物外,凡中国所有或在中国能见到的其他引进的经济植物,书中均作了详细记载,对各种经济植物的利用也有介绍。该书至今仍有它的重要参考价值。
年7月16日突发心肌梗塞逝世,终年74岁。
据学生暮年回忆,胡校长开学典礼的开场白一般是:“在国外的知名大学,如牛津、剑桥,学生们是很难见到校长的,在校四年,一般可能只有两次见到校长的机会,一次是始业典礼,一次是毕业典礼。今天,诸生能够如此轻易地见到我,这是你们毕生的荣幸。”
台下师生莫不惊诧,如此口无遮拦,岂不有违谦恭之道?不过时日久深,也就习惯了,更可理解胡校长的率真性格,如果没有天马行空的心胸和见识,谁能这样“百无禁忌”,想到哪里便说到哪里。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年,国人自信心跌落至最低谷时,胡先骕的一段话字字铿锵,尤其广为传诵:“日本蕞尔小邦,隋唐以降,一千多年代代臣服中华。我与天皇同是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学生物,又在一个班;但我学习成绩就是比他好,你说气人不气人?由此可知,中国一定能战胜日本。”
此言一出,同学们仰望着革履锃亮、青衫飘扬的学霸老胡,正是无双国士的完美形象,自然就彻底服气了。
当年赴美之际,胡先骕为何选择不为时人看重的植物学?只因痛感“国家贫弱、科学晦暗”,“别无旋转乾坤之力,则以有从事实业,以求国家富强之方,此所以未敢言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唯农林山泽之学是讲也。”身处受西方冲突与积极反应的最前沿,这样的人生选择,亦与传统士大夫经世致用的务实之风遥相契合;也只有像胡先骕这样平日才学倜傥、乱时侠儒兼备的人物,才能在国难之时,自觉承担起维系民族文化血脉的责任和使命。
胡先骕历来觉得中国诗人“闲适有余,然稍欠崇拜自然之热诚。如英诗人威至威斯之‘最微末之花皆能动泪’之精神,在陶韦诸贤人集中未尝一见也……皆静胜有余,玄鹜不足。且时为人事所牵率,未能摆落一切,冥心孤往也。”他不会想到,被喻为“大地歌者”的后世中国诗人苇岸正持此论,认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纵情山水物我两忘,淡泊宁静之中,得自然天机之趣,固然高妙惬意,但总好像是少一点对大自然的端敬与同情;胡先骕有此隔代知音固值称道,同时也让我们惊叹先贤的生态观念是何等超前。“最微末之花皆能动泪”;威至威斯(现译华滋华斯)这句会心之诗,显然触发了一位中国植物学家关于人与自然的微茫领悟。
年,胡适之与胡先骕于上海会面时,照了一张著名的照片。这张照片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胡适在这照片背后题词为“两个反对的朋友”,后世遂广为传颂。
千峦蕴秀的庐山,自古云雾弥散,交织着宗教的梵音、文化的吟咏。“石径走蜿蜒,杉柞立丛错。清阴快蔽体,繁枝时拂掠。”(胡先骕《由庐山东林往黄龙纪游》);在含鄱口清苍幽峭的山峰之下极目远望,“卉木蓊郁,多琪花瑶草”,云锦杜鹃灿若锦霞,李白、苏东坡和徐霞客的足迹杂沓交错。庐山松长在岩石的罅隙里,参云翳日,虬根盘旋,每当月色洒落,漫山银辉,其自然流韵,令人低回。
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胡先骕将北京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和庐山森林植物园的部分员工疏散到了云南,在昆明黑龙潭组成了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当时的研究所里经费无着,他就和同事们到高校里兼课筹钱,甚至从事种药、养猪、种烟叶等多种经营,以维持机构低水平的运转。胡先骕既有大刀阔斧、摧枯拉朽的本事,又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既能做学问,又有组织才干,真是天纵英才。
建国后,胡先骕参与创建的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接管,与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一起,合组为植物分类研究所或工作站,即今日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庐山植物园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下属的木材工业研究所,也由静生所发展而来。作为国内植物学奠基人,胡先骕的确称得上居功至伟。
“久坐渐通泉石意,灵思时在有无间。”(胡先骕《休沐日兀坐森林院林中偶成》)年复一年,胡先骕行走在不同的乡村和城镇,行走在平原和大河两岸,找寻疏朗少人的县城,在渺无人烟的荒山上,在布满砂石荆棘和洪水泛滥的史前遗迹中,观察和辨识着人间草木的形态与气息。刚学成回国时,他就身体力行,全力采集四川与云南两省的植物。年,因云南与四川社会治安不靖,胡先骕带人转赴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进行采集。他是最早大量采集植物标本的中国人。总计下来,他发现了1个新科、6个新属和多个新种。
年3月出版的《中国植物学杂志》第一卷第一期上,头两篇文章就是胡先骕所写的《发刊词》和《中国近年植物学进步之概况》。
然而中年以后的岁月,胡先骕处于越来越剧烈的矛盾冲突之中。现实对他的人格坚守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几经世变,他那啸傲狂狷的名士风气早就荡然无存,但仍无法见容于人人需要脱胎换骨的新时代。他的学术论文难以发表,更饱经时代风雨的无情摧折。他的名字渐渐被植物界、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疏远甚至遗忘。年,他一手创办的中国植物学会召开成立50周年大会,回顾学会历史,竟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胡先骕秉承了中国传统士大夫“从道不从势”的慷慨士风,是晚近中国时代变局之下,儒家人格最完美、最标准的一种体现,其崇尚理性,信奉仁道,绝不随俗的特性,我们可以从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朱熹等士大夫的身上,依稀可见。他迥异于今人的学行和人格,连同一个时代的刚毅之气、斯文之风,都随着世易时移,淡出我们的视野。
庐山植物园掩映在一片片崇山峻岭、幽川平湖之间,幽谷、飞瀑、明月、松林,各种奇花异卉星罗棋布,布局典雅,瑰丽可人。在一片被称为“化石树”的水杉林旁,苍郁翠竹环抱着胡先骕的墓冢。那些经邦济世的豪愿,怆然离别的诗情,也被这座具有深厚文化内蕴的大山安详地包容。凝重的历史,似乎也在山光水色之中随山风轻轻荡去。
有人说,他是“开创者”。因为他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者,是中国近代生物学的开创人,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植物学家,曾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说,他是“守旧派”。因为他曾作为《学衡》主将,与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胡适等人大开笔战,共同书写了20世纪文化史上省略不了的一页;还有人亲切地称他为“江西的老校长”。他曾在抗日战争最为激烈的年,回乡创办江西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中正大学,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约请了一大批在外的江西学者回归乡梓,设坛讲学,培育了一大批人才。无论人们如何评说,无论胡先骕具有怎样多重的身份,无论他曾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扮演过怎样的角色,都不能影响他的当之无愧的身份—大师。(江西日报评)
录胡先骕词两首:
水调歌头
能聚是为质,质散乃为能。阴阳交互翕辟,即此衍坤乾。
至大极于无外,至少入于无间,穷理竟茫然。未始作何状,搔首问苍天。
恒沙劫,千百万,计光年。宇宙兴光沤灭,遑问几桑田。
宏观微观等量,凭我智珠在握,法界任控元。一念摄万有,弹指现华严。
浪淘沙
澄澈是吾衷,神健形慵。嚣烦世网任重重。几历沧桑看换世,蚁国槐封。
活水响淙淙,藻荇明空。灵源只在此腔中。各有霞情人不识,云梦心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