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湖北省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机构,是弘扬荆楚文化的阵地和展示荆楚文明的窗口。这里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形成了三大系列:屈家岭、石家河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系列,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文物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系列,梁庄王墓、郢靖王墓、武当文物为代表的明代精品文物系列。曾侯乙编钟及青铜尊盘、越王勾践剑、盘龙城商代大玉戈、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武当金册等文物,享誉海内外,成为“镇馆之宝”。那么,在湖北省博物馆,您看过这些“镇馆之宝”吗?1、曾侯乙编钟年,曾侯乙编钟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年代为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2、越王勾践剑年,越王勾践剑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满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3、曾侯乙尊盘曾侯乙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于年出土于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尊的口沿是由无数条龙蛇所组成的镂空花纹,它们相互盘旋环绕,宛如在空中游动。尊的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尊的腹部和圈足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曾侯乙尊盘盘的制作更为复杂,除口沿有和尊一样的镂空纹饰外,盘身的四个抠手也是由无数条龙蛇组成的镂空花纹.曾侯乙尊盘是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4、云梦睡虎地秦简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县发现了大批秦简,它们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这批秦简有大量的秦统一中国前后的法律文献,是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涉及农业生产、市场交易、徭役征发、官吏职掌、少数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5、虎座鸟架鼓年,虎座鸟架鼓在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通高.9厘米,宽厘米,由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踞坐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组成。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两只小兽,后足蹬在凤鸟背脊,前足托住鼓腔。6、郧(yún)县人头骨化石年和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郧(yún)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发现两具头骨化石,学术界称为“郧(yún)县人”。郧(yún)县人头骨化石“郧(yún)县人”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材料的全面性、丰富性、可解决的学术问题几乎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引起世界古人类学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41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