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伏之后,天气异常炎热,出了门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有网友调侃说“走在路上的都是‘熟人’”。
“热射病”这个话题频频冲上热搜,老话常说“热死人”,现在看来真不是夸张。
和父亲晚间散步,没走几步汗如雨下,感叹小时候没有空调到底是怎么熬过去的。父亲笃定地下了个结论:以前根本没这么热!
在气象学上,日最高气温达到35°C以上,就被称为“高温天气”,这样的天气如果持续3天以上,属于“高温热浪”。
我国是在年开始全面记录气象资料的,以北京的气候数据为例,最热的夏季是年,高温天气持续了25天,最早是年,有17个高温天。
这样的天气如果放在古代,那完全就是“热灾”了。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具体的高温记载呢?
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在年创立了摄氏温标,确定了冰点与沸点,用符号“℃”表示,讲起来只有年的历史,所以这之前的古代人民根本没有摄氏度的概念。
因此历史上有记载关于暑热的描述都比较模糊,也很难比较古代的高温天气有没有现代热。
比如《明实录》里,记录了明成化十六年(年)的热灾:
“时至四庚之日(二伏),暑热难耐,燕地皆赤日,顺天府各县均有病暍(中暑)者,唯大兴、宛平居多,毙命者百余人。”
这年的伏天里,有超过百人死于高温炎热。
崇祯二年的夏天,酷热干旱,明思宗朱由检忧心忡忡:“今三伏过半,酷旱不雨,秋禾将枯,农田失望,朕心昼夜靡宁。”
没有具体数据支撑,这些记录只能从侧面佐证当时天气的炎热。
在现存的古代各类酷暑的记载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乾隆八年——年的7月13到25日。
因为有了确切的温度数据,这一年的夏天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7月份高温天气平均达到了40摄氏度,其中最为酷热的7月25日,温度更是高达44.4度!
可能你要问了,这时候摄氏温标还没有传入中国,那这些温度数据是怎么检测出来的?
康熙六十一年,法国传教士宋君荣来华,雍正元年赴京并供职内廷,在北京一共生活了36年。他对天文学颇有造诣,还编著了一套中国天文史的研究著作。
正是宋君荣记录下了乾隆八年夏天的一组天气测绘数据。
他使用的是拉谋氏(Raeumur)温度计,这是一种水银表,温标以冰点为0度、沸点为80度。
中国国家气象局古气候研究室,对宋君荣的“测绘数据”经过研究换算,年7月20至25日这6天,最高温均超过40℃,7月25日那天的气温峰值,竟创下了中国史载最高气温记录44.4℃,地表温度达65℃。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清代气象记录(上)”中,也有具体的相关记载。这一年的高温不仅在京城,还波及了整个华北地区,各地的县志都相应有载。
《续天津县志》里写道:“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
河北高邑的情况是“(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山西是“道路行人皆有毙者”,《青城县志》记载“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
没有现代的消暑手段,当时的人们真的是“热疯了”!
在宋君荣寄往巴黎的信件里,可以看出民众在这场“热灾”中的的苦难:
“7月13日以来炎热已难于忍受,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惶,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尔后在路上、街道、或室内被发现……7月14日到25日,北京近郊和城内已有人死于炎热,这主要发生在贫困区,死者多为贫民……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热灾,乾隆皇帝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自康熙帝以后,清朝历代的皇帝,每年夏季都会离开紫禁城到颐和园、圆明园或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
身在避暑山庄的乾隆,躺在冰凉的席子上,面前的大瓷盘内放着碎冰镇着藕菱瓜果,但是心里却烦躁不安,因为实在是牵挂大热天里的黎民百姓!他还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就叫《热》:
“岂无九重居,广厦莲垂湘。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虽然乾隆自己热不着,但也为酷暑中的老百姓心急如焚。
稳定了天灾就是稳定下江山啊!经过雍正帝十三年铁腕改革,乾隆继位的时候,库存的银子还有多万两,底子还是很雄厚的,因此针对这次热灾的救助措施也非常迅疾给力:
拨出一万两白银给九门,给老百姓大量发放冰块药品;
调出四十万石米粮,安抚受灾的群众,各地广设粥厂,安置流民;
各受灾的州县,核对灾民户口,按照“极贫”、“次贫”造册登记填写赈票,统一进行“急赈”;
为防止后续灾民聚集出现哄乱,官府颁布《散赈条规》,所有的灾民按照年龄性别籍贯领取票证,然后去饭厂“凭票支领”。
这场热灾更重要的问题是高温干旱,导致“二麦尽枯,秋禾未种”,第二年必然青黄不接。乾隆皇帝的对策是向灾民“官借牧费”,“出借麦种”赶种秋禾,让他们重返家园减少损失、恢复民生。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对乾隆八年这场“京师盛暑”的赈灾行动做了相关记载:
六月初一日,乾隆帝谕:“今年天气炎热,甚于往时,九门内外街市人众,恐受暑者多,著赏发内帑银一万两,分给九门,每门各一千两,正阳门已给二千两,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暍。”
从现代的角度去看,乾隆皇帝对此番热灾的救赈措施,可以算得上是一场有条不紊的“抗灾典范”。
上文宋君荣的信件中说酷暑中热死的多为平民,是因为他们的消暑途径实在太少!河水、井水干涸,对他们来说都是致命的。
清朝时期是有冰窖的,不过通常设立在京畿地区,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像电视剧《梦华录》里,顾盼儿的茶馆用的冰就来自民窖。
《大清会典》中,记录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块。
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采冰者将冰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存待来年的夏天使用。伏天朝廷会按官阶发给冰票,官员们凭票领取冰块。
当时夏季存冰用的是冰鉴或冰桶,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让室内稍微保持凉爽。
电扇、空调、冰饮,这类对现代人来说夏季里很平常的东西,古代哪怕是帝王也享受不到!不要对穿越有幻想,除非生在皇胄显贵之家,对于平民来说,仅仅是暑热、寒冷就够受得了!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