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文化情感栏目——《一封家书》,上线了。

节目邀请明星嘉宾写下家书,并且朗读家书。

这类情感类节目近几年特别火,同样类型的节目还有《见字如面》,由明星嘉宾读信,由一封信展开一段故事。

央视一套也有一个类似的节目《信·中国》,节目更多的偏向于从历史中的书信去挖掘一段故事。

在通讯不发达时代,书信是异地人们用来交流的重要形式。

因此“书信”被寄托了很多情感。

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陇头音信……种种成语典故都是用来形容书信传递。

也还有很多诗人做出脍炙人口的诗词用来形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说起“书信”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之为“书”。

先秦时代的文字主要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社会的变革,导致更多的平民得到学习的机会,加上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加,因此开始出现“书”,用于互通消息。

有“书”,自然就有家书。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封家书是战国时期。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挖掘出一个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在其中的一个普通墓中发现几片竹简,这几片竹简就是墓主人写的家书。

墓主人是一对兄弟,他们是秦人,在外地打仗,写信寄给自己的家人。

在“书”的时代,现代人知道的最著名的书大概就是苏武的“书”,也是成语“鸿雁传书”的典故来源:

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

在纸发明之前,书信主要写在竹片或者木板上。因为承载文字的载体区别,书信也有很多别称。比如:写在竹片上就称“简”;写在小竹片上就叫“笺”;写在木板上的就叫“牍”;写在小木板上的就叫“札”;写在白绢上的就叫“素”。

纸的发明大大的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书信”的交流,而在魏晋时期,书信的礼仪开始逐渐形成,世族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与修养,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

在现代人的认知中,最著名的书信大多都是家书。

一部《傅雷家书》,一部《曾国潘家书》,一度成为被很多榜单推荐。

这些都是近现代比较知名的家书们。

傅雷夫妇和曾国潘的家书能够编成书,个人恶趣味的猜测大概是因为他们写的比较多,后人保存的比较好,并且有能力将其编成一本书。

其他名人写的一封两封的,也无法成书。一部《抗战家书》集齐了一百多位抗战先辈的家书。

但,论干货,他们远远都不如这封诸葛亮临死给自己儿子的家书——《诫子书》,这封家书不含标点一共86个字: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译文在文章最末)

这86个字就说出了一本家书的道理。

诸葛亮一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但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依旧非常重视,短短86个字也蕴含了诸葛亮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可惜的是,诸葛亮晚年得子,46岁才有亲生儿子诸葛瞻。

在诸葛瞻出生之前,因为一直没有孩子,诸葛亮从兄长诸葛瑾过继了一个孩子,取名诸葛乔。诸葛亮对诸葛乔的教育非常严格,据传诸葛乔也是非常有才华,只可惜25岁就去世了,死在诸葛亮前面。

诸葛乔的亲生哥哥是诸葛恪,是东吴重臣,后来被吴主孙亮杀了。诸葛乔的儿子就重新算作诸葛瑾的后人,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儿子诸葛瞻才8岁。为蜀国奉献一生的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心中的遗憾除了没有看到北伐成功之外,大概还剩下的就是没有机会看到诸葛瞻长大成人,不知当时诸葛亮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86字《诫子书》。

从前,书信很远,有些时候亲友之间一别就是永远,也因此有了“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匆忙与感慨。

驿站传书,即便是和平年代都相当不易,更何况烽火连三月的时候。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没办法理解生命朝不保夕的那种生活状态,科技的迅捷也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

但沟通也变得更碎片化。

随时随地的可以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