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墨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之一,中国的毛笔通常就着墨写字、绘画,它还被中国的画家们利用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水墨画。墨和毛笔一样,它们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它的实用价值外,墨还是珍贵的艺术品。在一块高质量的墨上面,往往凝聚着中国绘画、书法、雕刻、制墨等高超的技艺和功力。如果在贵重的木漆盒内,裱衬着锦缎,其中储放佳墨,就是一件十分绝妙的艺术鉴赏品了。有趣的是,在中国古老的医药学中,墨还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呢!

一般人认为,原始的墨应该是伴随着毛笔同时出现的。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曾经普遍存在一种绘有黑色花纹的陶器,它表明中国人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使用黑色来写画了。当时那种墨色大约是取自黑土、炭灰一类的东西,濡水而成的。但是也有人指出,这些陶器上的墨色花纹要经受较高的窑温,因此它们不可能是一般的碳素物质,而是用赭石、乌金土、紫金土一类低级铁矿物作为彩料的。不过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排除上古时代,人们使用黑土、炭灰等在岩壁、骨木上绘画的可能性。自然,这些黑土、炭灰还不能就算是黑,但是可以看做是墨的前身。

墨在古代中国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长久以来,在民间流传着邢夷造墨的故事。据说邢夷是西周宣王(公元前-前年)时人。有一天,邢夷在小溪边洗手,发现一块木炭漂在水中。当他捡起木炭时,手就被染黑了。他从这里得到启发,把木炭带回家,捣成细灰,并用粥饭这种拌和,再把它搓成一块块圆饼形状,就成了最早的墨。这只是个传说,古人总喜欢把某一事物的发明权附会到一个具体人身上。

本世纪初甲骨文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古人用墨的情况很有启示。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片龟甲兽骨上有着商朝人的占卜记录。那些文字大多数是刻写在甲骨上面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用笔写在上面的,有朱书也有墨书。据有人化验证实,红色是朱砂,墨色正是碳素物质。这样就证明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确实已经使用炭质墨色来书写甲骨文字了。关于这一点,古文献中也有旁证。

《礼记·藻玉》云:“卜人定龟,史定墨”。说的是古人占卜时,先由卜人选出要用的龟板,再由史官在上面画出墨纹,然后烧灼龟板,根据烧出的纹路与画出的墨的纹路的异同来推断吉凶。可见古人占卜时是要用笔墨的。与此同时,商周两代有可能用来记录文字已经是简册了。在这之后,还有在丝织品上书写文字,就是帛了。所以《墨子》云:“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晏子春秋》中有“著之于帛”之说,它们都是指在竹简、缣帛上面写录文字,这自然需要用笔墨才能写成。在《管子》、《庄子》两书中更是直接提到了笔墨。解放后,考古发掘有战国竹简,我们看到上面的字迹都是用毛笔沾墨写成的。所以对于上述文献的成书年代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它们对于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笔墨的记述应该是可信。估计战国以前的墨还较原始,不易保存,所以至今没有见到实物出土。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一批秦代文物中有一块古墨,属于战国晚期之物,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古墨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乃至汉代的墨都是用天然石炭如煤炭等制成的,古人称为石墨。应劭《汉官仪》记述汉代“尚书郎起草,月赐隃糜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说明汉代官府中已经广泛使用墨了。计然《万物录》说“石墨出三辅,上石价八百”,就是指隃麋墨而言。隃麋墨是汉代被人推崇的优质墨。石墨在使用时要用研石在砚中将它磨成粉末,再兑水稀释成墨汁。

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西汉墓葬中发现了一套文具。它们证实了西汉时期仍在使用石墨,并且一直持续到汉末三国时期。西晋文学家陆云曾经在洛阳发现曹操收藏三台的几十万斤石墨。他在《与兄平原书》中表示“今送二螺。”这表明,曹魏时用石墨制成的墨是小圆螺形的。就在这同一时期,著名诗人曹植在诗中说道:“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干。”证明当时也有了用松烟作为原料制成的墨了。对此考古发掘也有印证,解放后曾在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五锭东汉残墨,经专家鉴定,它们是由松烟模压而成的。

这时期还有的墨是由松烟与漆烟掺混而成的,但仍以松烟为主。所谓松烟和漆烟,就是将松木或漆点燃,却不让他们充分燃烧,这时就会产生黑色烟尘,这种烟尘冷却后便成极细的黑粉,可以用来做墨。总的说,汉魏时期石墨与松烟墨曾经并行一段时间;三国以后,制墨技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石墨从此被淘汰、松烟墨占据了主要地位。正如宋晁说之《墨经》所说:“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专门讲述有合墨之法,实际上是对这一时期制墨技术的总结。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在这里说明一下。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从此人们根据这一说法认为,先秦时代古人同时也用漆来书写文字,以此代替墨,直至近年的一些有关文章,仍多采此说,但这其实是个误会。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者特别论证了古汉语中“漆”“墨”二字相通,因此漆书即是墨书,并非是用漆写字,况且从出土的战国竹简看,也都是墨书。

到了晋代,开始在墨中加入胶来调和,并做成丸粒状。用这种掺胶的墨写出字来,光耀灿然,富有光泽。西晋文学家陆机所写的《平复帖》,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上面的字迹仍然清晰醒目,这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写在纸上的最早墨迹了。魏晋以来,一些制墨能手也相继出现,如曹魏时的书法家韦仲将、南朝刘宋时的张永等都是善于制墨的高手,他们制造的墨,其质量甚至超过了皇家的御用墨。

唐朝时,制墨手工业得到发展,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唐玄宗时,一些擅长写字的书手被召僱到朝廷来抄书,朝廷要按季发给他们器。《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登时太府每季供给及给他三百三十六丸。上谷即是今河北易县地区。

随着制墨技艺的提高,在北方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制墨工匠,如祖敏、奚霸、奚鼎、奚超等。他们有的还被朝廷任命为专管制墨的“墨务官”。唐朝中叶,由于安史之乱,墨工奚超带着全家人南迁,最后在江南歙州(相当于今安徽新安江流域,包括歙县、休宁以及江西婺源等地)定居下来。这里有茂密的松林,优质的松木是制墨的上好原料。奚超一家在这里重操旧业,继续制墨。这样一来,过去北方制墨的高超技术就由他们传到南方来了。在歙州,奚超一家不断钻研和提高制墨技术,这之后他们制造出来的墨十分细腻、光泽如漆,后来受到五代时南唐皇帝李煜的赞赏,不仅封他们做官,还赐奚氏一家改姓李。以后奚超的儿子李廷珪声望更高,成了这一时期制墨高手中的代表人物。

李廷珪制造的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在此之外还加入了珍珠、玉屑、龙脑、生漆等,并且一定要捣够十万杵,再磨成极为细腻的粉末来保证墨的质量。据说李廷珪的墨泡在水中,可以三年不坏。这样的墨,收藏五、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后,仍然可以使用。由于这时墨的质地优良,已为文人们所珍爱,所以唐代许多诗人学者笔下都有对墨的歌颂之辞。李白在《酬张司马赠墨》诗中吟道:“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诗中告诉我们,这时的墨中已经掺入兰麝等高级香料,愈加为人们所喜爱。李商隐则咏出“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的精彩诗句。

到了宋代,由于雕版印刷事业的大发展,以及科举考试规模不断扩大,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为了应考、做官而读书、写文章,他们需要大量的墨笔文具,于是刺激了制墨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制墨业也从歙州不断扩展,江南许多地区都有了制墨手工业。自然,当时歙州还是全国制墨业的中心。北宋末年,歙州改称徽州,所以后来“徽墨”便在全国号称第一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