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明的几十座迷城
徐坚老师:前面两次课,丽霞同学具体介绍了城头山遗址的基本情况,静云老师从世界史的角度给大家做了宏观与微观的比较与分析,各位老师和学生都很积极参与讨论,下面我们请赵柏熹同学向大家简要介绍长江中游地区其它的城址吧!
柏熹同学:大家好。首先,我会按地域介绍已发现的城址,包括澧水流域、江汉地区和汉水下游以北的汉北(或叫做汉东)地区。
秀美同学:不好意思,我不懂为什么既说汉北又说汉东?到底是指汉水的哪边?
立新老师:汉水流域从秦岭南麓往东南下,以前在江汉平原北部的荆门附近(现今南移至潜江)拐弯转往东流,往南的斜度很小,所以汉水中游的两岸为西东向,而下游基本上变成南北向。现今的京山、天门、孝感一带,位处汉水中游襄阳——荆门的东部,故可以称为“汉东”;但若从汉水下游来看,“汉东”又变成“汉北”,所以这两种用词并存,我习惯用“汉东”,静云老师习惯用“汉北”,但表达的位置是相同的。
秀美同学:我懂了。谢谢老师。
柏熹同学:恩。我继续报告。在分别介绍澧阳平原、江汉之间与汉北地区的城址之后,我想尝试比较不同地域城址的特点。我讲的城主要是指发现了城墙的城址。就考古材料来看,截止年,共发现15座,按行政区划分,湖北有12座,湖南有3座。按地理划分,长江以北有10座,长江以南有5座。
丽霞同学:实际上还要再多一点,因为有些材料很难找到。目前已经确认17座城,有些专家推测实际可能超过30座。
柏熹同学:谢谢丽霞的修正,我可能漏掉了一些资料。这里我按照地图讲,不过只能先介绍我自己搜集到的15座城。其中,澧水流域包括:澧县城头山城,面积约8万平方米,年代从大溪文化一期到石家河文化早期;鸡叫城,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年代从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公安鸡鸣城,面积约18万平方米,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时期;青河城,面积约6万平方米,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华容七星墩(资料不明);石首走马岭城—屯子山,面积约7.8万平方米,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早期,蛇子岭发现了部分城墙,但因为不全,所以就归到走马岭城中。
江汉地区包括:荆州阴湘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时期;荆门城河城,面积约50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不不晚于石家河文化晚期;马家垸城,面积约24万平方米,年代从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早期。
汉北地区包括:天门石家河城,面积约万平方米,年代从油子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晚期;龙嘴城,面积约6万平方米,年代为油子岭文化早期;笑城,面积约6.3万平方米,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晚期;黄陂张西湾城,面积约9.8万平方米,年代从石家河文化早期到晚期;孝感叶家庙城,面积约15万平方米,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应城门板湾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年代从屈家岭文化晚期到石家河文化中期;陶家湖城,面积约67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不晚于石家河文化早期。
梓浩同学:你在介绍这些城时,很多都只介绍了城的始建年代,但没有提到城的废弃年代,这是为什么呢?
柏熹同学:这些城的报告或简报中只提到了始建年代,所以我只能讲到这里。
静云老师:我留意到,你提到的好几座城址都据说是在石家河文化晚期时废弃的。例如石家河城址,一般都认为其废弃年代为石家河文化晚期。但是不是真的就确定是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废弃了呢?石家河城址的面积为万平方米,目前发掘的面积可能连1万平方米都不到,不到总面积的1%,这在统计学上不具代表性。因此,若根据目前发掘的材料就提出石家河城废弃于石家河文化晚期,恐怕说服力不大。石家河城的发掘工作应该持续进行。
另外,几乎所有城的使用时间都超过一千年,令人很难相信都是一次建筑而不重修、不加筑、不改建、不扩展,这不符合城邦生活长期使用的情况。除非存在时间很短的城才会这样(即使如二里头、郑偃、殷墟,使用的时间都不长,但还是有重建加筑的痕迹)。我们试着想像一个例子,比如说开封,现在的开封难道从宋代以来一直不变?规模、城墙、布局都一样?又例如北京,难道从元代以来一直不变?
尤其是土筑的城,必须不断地修补、重修,否则每年春天的雨水很快就会破坏它。再考虑,虽然五千、四千年前的医学水平低,母婴死亡率高,人口扩展没有现在那么快速,但是当时的生活条件良好而稳定,一般人的生活相对富足,所以从屈家岭早期到石家河晚期长江中游的人口增长率每百年可达15-23%(看立新老师书里的统计)。这一定会带来很多社会生活、聚落及城市的变化。因此,这些长期使用的城市,它们的历史肯定是曲折而复杂的。
诗萤同学:石家河的很多高级墓、玉器作坊、青铜器作坊的时代都可见于石家河晚期或所谓后石家河文化时期,所以我不相信这时候没有城而且文化没落。这种观点应该修正,同时要大规模发掘,才能了解实际情况。
立新老师:是的,石家河城一定经过了多个历史阶段,文献中的颛顼、尧舜、三苗、夏王国,可能对应着从屈家岭到后石家河文化的阶段,这是叙述时经过压缩的历史。在这些历史进程中,石家河城的重要性毋需怀疑,其他的城也有很大的,也可能曾经作过联合城邦国家的重要中心之一。
目前针对长江中游城址开展的田野工作太少,大部分城址并未经过充分的发掘和了解,修筑年代和平面布局都不是很清楚。在已公布的近17座城中,只有城头山城的修建历史相对来说清楚一些,其他像阴湘城、龙嘴、石家河、鸡叫城、笑城等,也曾做过城墙解剖,但发掘规模小,发表的资料更少,只能说对现存城墙的年代,稍有所知而已。其他一些城只做过地面踏查,没有进行过发掘,所以调查者一般也不敢把兴废年代定得太死。可以说,大部分城的修筑历史都不是很清楚。就算是那些已公布的调查和发掘材料中,受各种条件所限,也多有模糊、不确乃至错讹的地方。
梓浩同学:想不到发掘报告也会有差错。老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立新老师:以城的面积为例。刚才柏熹做了一个统计,把调查或发掘报告记载的各城面积列了出来。其实,这些城的面积,计算标准各不相同,有些城将壕沟及以内全部算上,有些则只计算城墙以内的面积,还有些则将濠沟以内包括城墙在内的所有城内空间一并算上。我使用谷歌地球,对这些城的面积重新做了计算,统一以护城河内侧为准进行计算,部分结果是跟原报告一样,有些差别不大,但有些差别蛮大,例如龙嘴城,报告说是6万平方米,这是指城内部分,按前面的标准算是9.4万;马家垸原报告说是24万,我算出来约有33万。
还有几座城的平面结构,我有不同看法,如走马岭城、青河城、笑城。走马岭原报告定为双子城,我认为这是一座内外双重结构的城,总面积大约为40万平方米。青河城报告认为其平面略方,我认为原来的城基本上是圆形的,只是其后来西、北部有部分被毁,复原后的面积约为7.4万平方米。笑城报告认为城的平面呈曲尺形,我认为原来是一个圆形或圆角方形的城,复原后的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此外,阴湘城现只存南半部分,复原后的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柏熹同学:看来,考古报告也不见得完全可信啊,以后使用时要小心一点。
立新老师:是啊,凡事都要独立求证。我通过谷歌地球对这些城址逐一查证,还真发现一些报告把城的平面结构画得不太准确。比如,马家垸,刚才柏熹给大家看了报告中的图。这是我找到的卫星图,大家比较一下: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真的很不一样呢!这图画得也太走眼了吧?
静云老师:我觉得卫星图的形状也有要进一步考虑的一些地方,感觉城的形状很奇怪,好像西北面被谁吃了一块,而在西南面长出来一个大肚子。这样子的城恐怕不是一次修建而成,中间应该有过扩展和重修。因为旧城和新城的城墙被连起来,而在建新城时,古城墙被挖平,所以目前看不出旧、新城区分的痕迹,必须通过考古发掘才有可能厘清这个问题。西边河流的古道或许影响了城的西北角不能往西北扩展,而西南部则不受影响,不过这都是要经过发掘才能真正了解的。
立新老师:静云老师说得有道理。一方面,这座城看起来似乎找不出两次修筑的痕迹,但形状确实又不太规整,不像一般长江中游城的结构;另一方面,东墙偏中部位置的水塘,并不沿东城墙继续往北,而是折而向东,然后再转向北,这使东北角墙与外面的壕沟之间,相隔较远。濠沟远离城墙,这不太符合常情。或许这就是静云老师所说的早期城墙留下的痕迹,但非常不确定。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发掘!
秀美同学:为什么不发掘?
立新老师:静云老师上一堂课已经说过:因为“黄河神话”、东汉“洛邑为天下中央”的意识型态的传衍,一直在次生文明的黄河中游找原生文明起源,而实际上最早开拓的中心地带——两湖地区,却被误解为“边缘区”。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情况,中国考古学毕竟还很年轻,还会成长,还能走出神话思维方式,认清是非。我们也需要在这方面努力推动,多作解释、说明再说明。
现在请大家再看笑城的平面图。发掘报告根据地形实测,绘出了一张曲尺形的平面图。有些研究论文据此将曲尺形作为长江中游屈家岭——石家河城址平面结构中的一种类型。这种形状的城,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诗萤同学:确实有点怪哦,我还没见过这种形状的城。这里也不像石峁,没有需要绕过的冲沟或大山。
立新老师:是的。我也很纳闷,于是就琢磨:之所以呈曲尺形,可能是因为它的西南角有一个湖,会不会是湖把城墙冲毁了呀?也不对,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它的西南部就不应该有城墙。但在上面这张平面图中,西南部地面确实有拐着弯的城墙,说明这个城确实曾经是这个样子。细读发掘报告,我们知道,这座城最晚期修筑于西周和春秋中期;也就是说,周代的笑城确实曾是曲尺形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它下面压着的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的城也是曲尺形的啊。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西南拐弯处着手。我仔细看了发掘报告,报告披露在西南城墙拐弯处开了一个探沟。剖面图显示,这个地方在周代城墙下面,并没有明显的屈家岭——石家河城墙痕迹,跟北、东城墙的解剖探沟明显不同。也就是说,拐弯处只有周代新建城墙。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清楚了。根据其他屈家岭——石家河城的平面结构,我们可以很容易推断出它原本的走向:西墙南延至湖中,继而圆折向东,与东墙东段相接,构成一个圆角方形的平面结构。西南部很可能在周代城墙修建之前就已被冲毁,所以周代城墙只能绕湖修筑,修成为曲尺的形状。大家看,这就是我复原的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的笑城平面图。
柏熹同学:哦,这样一看,笑城的平面结构就很顺眼啦。其他好多同类的城,像鸡叫城、青河城,都是这种接近圆形的形状呢!
立新老师:是的。长江中游地区,从大溪——油子岭时期开始,到屈家岭——石家河时期,城的标准形式就是这样的:圆形。大家熟悉的城头山,还有龙嘴,这两座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城,平面都呈圆形!其它像阴湘城、马家垸、城河城、邓家湾城、陶家湖、王古溜、张西湾、青河城、鸡叫城、鸡鸣城等,都是圆形。所以我认为,圆形城是长江中游铜石并用时代城的标准形式.。
诗萤同学:邓家湾城是指什么?
立新老师:这问题我先不细说,说起来太长,我们下次去湖北考察时再研究。简单来说,石家河大城也不是一次建筑的,此处最早应该有较小的油子岭时代的城,晚期即所谓后石家河文化时期肯定也有城。你在前面说得没错,但这种勘探的工作还没作好,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柏熹同学:如果将来有机会,我很想到湖北工作,多挖一些城。
同学们七嘴八舌:柏熹加油、学弟加油、学长加油……
柏熹同学:可是长江中游屈家岭——石家河城址中,也有方形的啊,像叶家庙、门板湾,都是方形的。另外,走马岭和屯子山还是不规则形的双子城呢。
立新老师:叶家庙城和门板湾城确实是方形的,或圆角方形的,这种形状的特点,静云老师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的书里讲得很清楚。实际上,石家河城也大体呈圆角长方形。这种形状的城,是两湖地区相对较晚才出现的形式,它们出现的时代可能晚到屈家岭晚期到石家河早期了,盘龙城也继承了这一种形状。在此之前,两湖地区几乎所有的城,平面都呈圆形,或近似圆形。另外走马岭城的情况恐怕与你说的不一样。
柏熹同学:额?!!这是调查报告说的,不是我说的啊……(大家笑)
立新老师:哈哈,当然不是你说的。请大家一起看看走马岭城调查报告中的平面图。
我觉得这种形状也很奇怪,就去仔细翻阅调查报告,发现报告里记载这样一个细节:年因老家在石首走马岭的杨学祥先生向文物部门反映,其父辈传说走马岭古城周围还有一圈城墙(即所谓的蛇子岭一带),于是荆州博物馆和石首市博物馆派员调查,初步认为“与走马岭北边城垣相望的屯子山南部土岗和南边的蛇子岭、西边的上津湖边高地为走马岭古城的外围城垣,但东边和西北边的部分难以闭合”。后来,石首市博物馆独立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否认了前一看法,认为屯子山古城是独立于走马岭而存在的古城,并认为二者是“姊妹城”。这一看法后来又得到荆州市博物馆和石首市博物馆联合调查与勘探组的肯定。不过,反复检视卫星地图,我认为杨学祥先生所知道的当地传说以及第一次核查的結果,反而更符合实际情况。这不是不规则的双子城结构,而是一个由内、外双城组成的双环结构。大家看一下这幅图,我再用图来讲解这个城的结构。
先说走马岭内城。这是一座边缘虽不甚规整,但基本上仍可视为圆形的岗地。岗地四周地形都比其低2-5米,原来应为内城外的“濠沟”。岗地边缘有比较清楚的突起的人工堆筑遗存,如西部的砚盘山、西北和东北的西、东蛾子山,以及分别位于西南和东南部位的西、东纱帽山,这应是当时内城的城墙。在内城西部略偏南,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片低洼地从城外一直延伸到内城里面,且面积变大,因而在内城里面形成一个类似于港湾和码头,可以停靠较多船舶的结构,这应是当时内城的水门和码头所在位置。
无论是村民传说,现场观察,还是卫星图像分析都表明,走马岭城外围南边的蛇子岭、西部上津湖边高地和屯子山南部土岗构成了一个圆环,很像是走马岭古城的外围城垣。这个闭环在东南部有一个很大缺口,可能是后期破坏造成的。其实,在年代的地图上,走马岭城东南部城墙的走向还清晰可辨。年代由于砖厂在走马岭城东南部不断取土,在城内外造成很大的破坏,地形也被改变了,所以,今天我们在卫星地图上看到的是两口很大的池塘,东南部与走马岭岗地相对应的蛇子岭岗地也被夷为平地。
此外,屯子山整个地形呈凹腰形,南北两头都有较高的岗地,而中间凹腰部位地势相对较低,很可能原本存在濠沟一类的设施,只是后来被填塞,所以,屯子山南部岗地原来应属外城的一部分。
在外城(即蛇子岭城墙)的西侧,即靠近上津湖的位置也有一个缺口,在它的南北各有一处岗地,相恃而立。巧合的是,该缺口与内城西侧的水门遥相对应,所以这里也很可能是外城的一处水门。通过内、外城西侧的水门,船舶可以直接驶入上津湖,从而可以通过上津湖与外界进行水上交通往来。根据第二次调查报告,北侧的内、外城之间或有相连的通道。从地景现状分析,走马岭外城很可能原本就宽窄不一,南部城墙较窄小,而北部屯子山一带利用了部分自然岗地进行加筑,显得较为宽广。外城由于地形较高,有利于防洪,现在仍广泛分布着民居,推测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外城墙也很有可能在用作防卫的同时,还兼具民众居住的功能。至少在洪水来临时,这些高起的城墙,可以用作人们避难之处。
我目前正在做这些城址结构的分析,这里先给大家讲一讲。我把走马岭这样的城市结构归纳为“城在水中央,水在城中央”。这种城市结构设计中,由外面的城墙和城濠,和城内中心高地以及环绕城中心高地的水域组成一个内外双环结构。处于这一结构最中心的是城中央的高地,它们往往也是城市最核心的部位,由码头、神庙、仓廪和市场等功能区组成,在其外围被一片水域环绕,此所谓“城在水中央”。在城内水域的外侧,分布着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濠;城墙及其边缘部位一般比较高,其上可以建屋住人,守卫城市;所以,若从外城墙来看,则是“水在城中央”。除了走马岭外,具有这种结构的城还有鸡叫城和鸡鸣城,它们都分布的长江以南,你们说巧不巧?
梓浩同学:是哦。这正好是江南地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特点吧。老师,看到走马岭使我想起,好像长江中游的城基本上都有水门,都紧邻湖泊或河道。(小编的话:年12月在天门石家河召开的会议上,立新老师关于走马岭城结构的分析,与武汉大学余西云教授对走马岭城的实地勘查不谋而合,不由暗暗佩服立新老师这种结构分析法与遙感考古学相结合的威力!)
立新老师:嗯。你的观察十分准确。城与水的关系,涉及到这些城的功能与作用,限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只给大家简单提示一下,当时这个地区贸易的发展程度,可能远超出我们现在的认识。在贸易中,便利的交通必不可少。船应该是当时长江中游地区最普遍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河湖是当时的“高速公路”哦。所以,作为地区中心的城,怎能不跟这样的“高速公路”相连呢!
柏熹同学:可是为什么这些城市会一律做成圆形的设计呢?我们后代看到的城,好像以方形居多。
立新老师:嗯。圆形的设计应该跟当时的信仰观念、社会结构和城的功能定位有关系。从圆形城发展到方形城,背后可能涉及到信仰观念或社会结构的变化。具体细节,我正在研究,将来写成论文时,大家再看吧。
诗萤同学:老师,你的研究好有趣!可是,让我很苦恼的是,每当我在翻这些考古材料时,总感到材料太少了。只要想深入一点讨论,就总感觉缺少细节材料。
静云老师:是啊,说真的,长江中游有这么多重要的城,目前的发掘真是太少了!不只是石家河城,长江中游的城址都应该持续进行仔细的发掘,一定会有重大发现。这可能不是一代考古学家的事情,而是好几代考古学家的事情。庞贝城的发掘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所以几位研究长江中游的考古学同学请加油,你们有做不完的工作!
柏熹同学:看来我们都选了一个有意思的研究方向!(笑)
本文摘自《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上海文化出版社年),作者郭静云、郭立新、范梓浩、刘丽霞、赵柏熹、邱诗萤、史明立、江俊伟、刘秀美等,欢迎个人转载,机构转载请与本公号联系。转载或引用务请说明作者与出处,若有出入请以原书为准。
考古侦探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