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29.html

隶书,在我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史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文字发展史来看。早期的甲骨文、古文、大小篆基本上符合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义。隶书的出现破坏了最初造字时所遵循的六义,变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发展成如今的方块楷书字形。从书法发展史来看,篆书的用笔比较单纯,粗细均一,纡回盘屈。隶书的用笔复杂多变,轻重错落,粗细有别:转折顿挫,变圆为方,为以后草、行、楷各种字体的笔法变化开了先河。

隶书的起源,从目前掌握的实物资料,可以追溯到战国后期。年四川省青川县发现秦武王二年(公元前年)时的隶书木牍二件,年湖北省发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年)时“五十一年曲阳士五邦”九字隶书。

这两处隶书字体的发现,填补了书法史上的空白。解决了历代关于隶书起源问题的争论秦朝的隶书实物,主要流传下来的有:湖北省云梦县城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一千一百余枚竹简。这批竹简大体可分为《编年纪》、《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效律》、《法律问答》、《封诊式》。《为吏之道》、《语书》、《日书甲》、《日书乙》等十篇,最迟的年限在《编年纪》中记载为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年)这批竹简与青川木牍相距近百年。这些字体的特点与大小篆相比较,已显然是种新的字体,但是大篆的字形在其间还时有发现,用笔上已摆脱了篆书的圆浑、均匀的格局,下笔蚕头之势时有流露,主笔处收笔上提,具有波势的端倪,使转处变圆、弧形为方折。这部分隶书与汉朝成熟期波磔分明的隶书相比较,则显得幼稚古拙,在书法史上被称之为“古隶”。

两汉是隶书的成熟期。关于隶书成熟期年限的划分,在学术界的认识是逐步提前的大致前后有三种认识:

一、清末以前,由于流传于世的是大量东汉中、后期的隶书碑石约三百余块、及少量几块西汉时期的刻石,这些东汉中后期碑石的隶书特征是蚕头燕尾,波磔分明,形态多变,字形规范化。因此产生这样的看法对当时来讲是很自然的。

二、年至年期间,从地下出土了几万枚西汉中期(公元前年)至东汉的竹木简牍。其中以居延出土的汉简数量为最多,这批新的史料,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发现作为隶书成熟期的特征,应在西汉的中后期即已形成。这一看法目前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自年至年期间。相继在山东临沂、湖北江陵、湖北云梦、青海大通、四川青川等地出土了大量前所未见的西汉前期(公元前年)及往前至泰代、战国后期的隶书墨迹实物,依据这一大批最新的史料,可证实隶书的成熟期还可提前至西汉前期,依据是:

(一)从社会使用的角度来衡量。西汉前期所使用的主要字体隶书与其后中,后期及东汉的字体是一脉相承、属于同一种字形,篆书仅限用于“符玺、幡信、题署”等。

(二)西汉前期隶书字体中。尚还留有大、小篆的遗迹,这与西汉中、后期尚有章草、行体的新字体,东汉后期已有楷书的雏形一样,在成熟型的字体中.并不排斥其他字体的保留和产生的可能性。正是这种稳定中包含着不稳定,不稳定逐步趋向稳定的过程,促使字体的缓慢衍变。

(三)这些西汉前期的隶书字形,作为成熟期的隶书特征已形成蚕头燕尾,双捺现象减少.波磔分明并作为主笔而予以突出,作为波磔的笔画比较统一,风格多变、姿态各异。

(四)战国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变动时代,政治、经济的激烈变动推动了文字的变化,史料证明,小篆、隶书产生于战国后期,秦始皇兴起征同文字,在以小篆作为统一六国的文字同时,也对民间流传的隶字进行了书同文。这无疑对隶书字形上的成熟起了促进作用。由于秦王朝短命,又由于求书比小篆简便、易写,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脱离了实际使用的范围,而被隶书所替代。

(五)西汉前期,纸张尚未产生,作为书写的材料大量使用的是竹,木简牍马王堆出十西汉前期帛书上几十万字隶书。用帛作为书写材料,比起竹木材料来,无疑是极为昂贵的,这一方面表现出帛书主人的地位显要,书写内容的重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书写者的要求之高以及对书体的严格选择。从这里也可透露出消息,在帛书上所写的隶书在当时应当是比较认真而规范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