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M墓葬头厢器物
除精美木板画外,云梦郑家湖墓地还出土余件(套)漆木器,其中不乏珍品。为了让漆木器等脆弱文物得以有效保护,此次考古工作及时做好预案,同步开展多学科研究,湖北省博物馆漆器保护专家李澜研究员更是干脆把工作室放在了云梦。11月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云梦县博物馆漆木器保护实验室探访。
漆木器修复节点按“年”计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研究员介绍,今年发掘的郑家湖墓地C区出土各类文物余件(套),其中,漆木器达多件(套),主要有耳杯、奁、盒、盂、扁壶、樽、卮、璧、俑等,人物画扁壶、虎头枕、双口壶、耳杯盒等堪称珍品。
虎头枕
扁壶
双头壶
“得益于地下水位高等有利因素,我省是出土漆木器大省,墓葬的饱水环境有利于漆木器保存,但漆木器出土时的饱水状态,同时给保护修复带来很大难度。”李澜称,漆木器保护修复工作越早介入,对文物的保护、照顾会越好。
李澜在清洗木璧
采访中,李澜正在对一件17日发掘出土的木璧进行清洗处理。大致为圆形的木璧已经残缺,呈深褐色,表面沾了不少泥土。李澜双手将木璧放入盛有清水的托盘中,让木璧完全浸入水中,然后拿起一支小号排笔,轻轻扫动,去掉泥土。“出土的漆木器都非常脆弱,手上的动作一定要轻,我们都是用排笔清洗,保证作用到器物上的力度是一样的均匀、柔和。”
记者现场看到,李澜所在的漆木器保护实验室,摆放了众多郑家湖墓地出土的漆木器,这些漆木器经第一时间处理后,正泡在清水里等待下一步保护。
凤型勺
匕
李澜介绍称,公众在展厅看到的精美漆木器,刚出时并没有那么“上镜”,要让它们焕发昔日光彩,需要文物保护修复人员付出大量努力。她笑着说,“我常把漆木器比喻成很娇美的女人,是需要用心呵护的!”
她告诉记者,漆木器保护修复大致需要经过脱水、清洗、补配、打磨、上漆等一系列工作,工作节点都是按“年”计的。这批漆木器大约需要5年,才能全部修复保护完毕,惊艳亮相。
李澜(中)团队清洗漆奁
打开漆奁像是开盲盒
当日下午,一件刚出土的圆奁送到了漆木器保护实验室,表面裹满泥土。李澜让助手取来盛水的深盒,将圆奁全部浸没,助手们用竹签把泥土一点点刮去。李澜对记者解释说:“这些取出的泥土还不能丢,要送去浮选,看看里面还有什么小件宝贝。”
圆奁表面的泥土清理后,李澜示意助手和她一起托稳奁的上半部分,凭借手感轻轻转动后,捧起了圆奁的上半部分。她比划了一下说,“我们是不能单手拿漆木器的,必须双手‘捧’,真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出土这批漆木器的墓葬规格等级不是特别高,器物给人的感觉很接地气、有烟火气”,李澜介绍称,9月份至今,她已清理10件漆奁,不少漆奁里存放有物品,有梳子、篦子、铜镜等梳妆用品,还有粮食。其中一件漆奁打开后,一眼看出装的是满满一盒红枣。李澜笑称,“自己好像是在开盲盒,每次打开漆奁前,都会猜想,又会有什么惊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海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