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清帝退位,袁世凯夺得了大总统之位,后来他因破坏共和、复辟帝制,有了窃国大盗的骂名。人们常常不屑于革命党人的妥协,事实也证明:通过谈判拿来的国家政权,一定是交换出去什么东西的。
然而,大家只要稍稍思考一下,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历史疑问:为什么革命党人,不直接在北方起义?
为什么革命党人不在北京城里搞个大新闻,直接把皇宫端了,这共和不就达成“全功”了吗,这还有袁世凯这个大头贼什么事情?
后人想到的事情,当时的人杰们不可能想不到。当年北方的一群青年有一个逆天的计划:借助天子脚下的滦州(今唐山)的兵变,连同保定的原有兵力,两面夹击直插京城。
这个计划不可谓不大胆,可行性看似也非常高。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为什么到现在淹没在历史的角落中,不为人熟知呢?
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找到那个热血青年:31岁的吴禄贞,来回顾这个青年人的开挂人生和他死前,这个逆天的计划。
年10月27日,武昌起义后的第17天。位于天子脚下的滦州(今唐山市滦州区)发生兵变。本定于永平秋操的张绍增第二十镇截留了运往前线的军火共计支枪和万发子弹,会同蓝天蔚的第二混成协、卢永祥的第三镇第五协以及另外两个协(合计约3个镇,人数在2-3万人)拒绝南下镇压革命党人,并提出《十二条政纲》,最主要的政治诉求是要求清廷快速实行君主立宪并组织民选的责任内阁,史称滦州兵谏。
而就在滦州的第二天,山西响应革命派的号召,独立了。此时被举为山西都督的,是我们熟知的一位角色:时年28岁的阎锡山。
张绍增
京畿根本之地的肘腋两侧,分别发生了两场叛乱,清廷惊恐万分,垂垂老矣的腐朽帝国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立宪派长达数年请愿而不得的立宪政体。11月1日,袁世凯被授予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原来的皇族内阁全员辞职,在2天后清廷颁布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这部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仅仅起草了3天时间却“诚意满满”,不仅将“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它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写入纲要,同时还规定宪法更正权属于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共举等,尽管皇帝仍保留一定权利,但虚君的意味已经存在。清廷还煞有其事的将此条文“择期在太庙宣誓,以资信守”,同时嘉奖兵谏的主谋张绍增,授予侍郎职位、派其为长江宣抚大臣(调虎离山)。
在这场兵谏的背后,有康梁等立宪派的影子。他们事先知道兵变计划、同时暗自对兵谏领导人施加影响、也晓得兵变的最后目的应该是达到君主立宪制度,后来梁启超也在获悉消息时,就火速赶赴奉天省以备参选内阁总理大臣。
同时,我们可以从滦州兵谏看出当时不管是张绍增还是他背后代表的“北人”,认可君主立宪制大于共和制度,也正是这样的犹犹豫豫导致历史结局的不尽人意。
11月2日,清廷派遣第六镇统制(驻地保定)吴禄贞前往滦州平息政变,历史也因此发生改变。
31年前,吴禄贞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中,他的父亲是个破落秀才又早逝,所以就算他本人在15岁前考中了秀才,也不得不去做童工补贴家用,后来为了谋生去张之洞那儿当一个新兵蛋子,招兵的时候年龄还小一岁,差点没让他进去,好在他懂些诗文,受到了军队的重用。
此后他的人生一路开挂,他先是进了湖北武备学堂学习后来留学日本,成为我国第一批留日士官生。也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几个非常关键的朋友,第一类是孙黄革命党人士、第二类是后来的满清少壮派良弼、第三类是和他并成为士官三杰蓝天蔚、张绍增(系前士官三杰,后士官三杰为:蔡锷、蒋百里、张孝准)。
他趁着暑假回国的机会甚至直接参加了一次起义,即大通起义(暑期实践?)。毕业后的吴禄贞回国自然是碰了壁,还被张之洞逮了起来。尽管有了“污点”,但张之洞却惜才如金,把他放出来“湖北将弁学堂总教习”等职位。
年,吴禄贞不顾黄兴的劝说执意北上京城,打入“虎穴”,他说:“与其在外难以建树,不如趁机投身其中,虚与周旋,暗为内应,将来良机成熟,共成大事。”没想到他这话说的,一语成谶。
年,时任东三省军事参议的吴禄贞在“间岛问题”上大放异彩。日本人借口保护韩国领土侵犯我图们江沿岸间岛,他先用强硬的手段逼退了日本的军警,后来又派人对此地进行测绘,撰写了《延吉边务报告》,为外交谈判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了“间岛英雄”,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年12月23日,时年30岁的吴禄贞被任命为清陆军第六镇统制(相当于师长),驻地直隶保定。他是全国革命党人中嵌入清廷心脏部位的一颗钉子,也是革命党人明面上职位最高的人。
清廷派遣吴禄贞前去滦州,表面上看这是一招臭棋,因为吴禄贞看似是属于革命党人,但实际上军咨大臣载涛为首的清廷内部立宪派才是决定此事的背后集团。所以直到现在,关于吴禄贞是革命党人还是立宪党人,学界都莫衷一是。
无论如何,吴禄贞、张绍增、蓝天蔚这个前士官三杰,曾经短暂的掌握了历史的机遇。
吴禄贞离京前曾言:“此去有两种计划。第一个计划,滦州二十镇往南开,保定所驻军队往北开,一同直趋北京,打出旗号定推翻清室,创造民国;第二个计划,滦州和保定军同样会师北京,打出旗号是维护清室,革新政治。”
那到底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呢?
早在清廷的正式任命之前,吴禄贞就曾和张绍增在10月29日进行过一次秘密会谈,谈话的内容未知。但在此后的信件中,吴禄贞已经建议张绍增如果清廷不接受条件则武力进京。
11月1日,吴禄贞被清廷派往滦州的前一天,张绍增致电称要求“内阁大臣必须民选”,否认清廷对袁世凯的任命,并已经准备好进京的打算。
吴禄贞到滦州后,立马表明自己的立场:“荫昌已经领清兵南征武昌,北京城内空虚,各位如果愿意听从我的话,我们这时高举义旗,北京,必可兵不血刃,然后绥靖士兵,变易帝制,传檄东南,释甲寝兵,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由此而定,何必谈什么君主立宪!”
但二十镇中人心不齐,有人将这项计划泄露给了清廷,清廷遂将所有的火车调往北京,使得滦州兵如果真想杀向北京得走传统陆路。
11月4日,清廷使调虎离山计,任命吴禄贞为山西巡抚(省长)前往娘子关和革命党人阎锡山会谈。他趁此在石家庄切断前线军需线,要求南北军停战,严惩冯国璋等人在汉阳造成的恶行。客观上也切断了袁世凯北上的必经之路。
11月6日,吴禄贞前往娘子关和山西都督阎锡山会谈,组成了“燕晋联军”。吴禄贞任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阎锡山任副都督兼副司令。号召“东与二十镇联合,两军直捣北京“。
这是在清廷肘猝起的叛乱,清廷只有一个镇的禁卫军,无法抵挡滦州和保定近三个镇的兵力。
而彼时的吴禄贞被大好的革命前景所“迷惑”,对实际上自己对军队的掌控力信心过足。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很容易推理出一个疑问来:为什么身为第六镇统制的吴禄贞,兵变的时候竟然在北京呢?原因是因为吴禄贞根本没有办法管理第六镇的北洋官兵,所以他终日在北京借酒消愁、亦或是四处奔走联络,对军队的日常也不甚管辖。
现代楚剧《大将军吴禄贞》
因此,想要让手底下的兵铁了心跟自己干是几乎不可能的。于是乎出现了一个重大意外。
11月7日凌晨一点半,燕晋联军仅仅宣布成立不到24个小时吴禄贞就身首异处,惨遭横死。凶手是被吴禄贞免职的协统周符麟,他怀恨在心在袁世凯的指示下(存疑)贿赂了吴禄贞的卫队长马惠田。当夜周率领部下前往吴禄贞的办公室假意会谈,吴将周送出门时马惠田趁机开枪,吴禄贞横毙,时年31岁。
死后吴禄贞被周割下了头颅邀功请赏,山西人敬重这位革命烈士,后来将他的头颅买回,在山西安葬。
关于吴禄贞的死,足足包括个人仇杀、革命军杀、满族学生团体刺杀、山西民军杀、清政府杀、袁世凯杀、袁世凯会同清政府杀共7种说法。足以见得吴禄贞在当时受到了各方势力莫大的忌惮,同时也间接的表明吴禄贞行事的鲁莽。
而学界基本上认可袁世凯暗杀这种说法,比如北洋军阀史泰斗丁中江在他的著作《北洋军阀史话》中就持这种观点。
当时的人们主要推论也认可袁刺杀一说。这也是一种结果推论,比如黄兴后来给宋教仁写的挽联中写:“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大有将清末民初三大针对革命党的刺杀案的真凶,都咎于袁世凯的意图。
如果按照结果来论述,袁世凯应该是刺杀吴禄贞的最大受益人,吴禄贞的计划一旦成功,袁世凯不仅会在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上被赶下台、“亡清”的功劳也不会落在他的头上,民国的历史会就此改写。
总的来说,吴禄贞的死已经成了一桩历史悬案、而滦州兵变和他们的逆天计划,也不过只是历史的一个泥泞角落,不再被人们一瞥。
在年1月,滦州再次发生兵变,这一次是由中下层军官领导,目标也很彻底,就是希望直接推翻清廷。但是由于这次清廷准备充分,不到一周时间滦州起义就被镇压了。顺带一提,领导起义的中下层军官们只有一个人逃了出来,他叫冯玉祥,后来活成了民国吕布。
滦州兵变的失败和当时张绍增的犹豫、吴禄贞的冲动有莫大的关系,又因为他们自身立宪、共和之间摇摆,成为了吴禄贞等人的死穴。而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吴禄贞根本没有彻底的掌握第六镇的军事实力,没有武昌起义时新军早已经把军队渗透成筛子的基础,所以军队“从违参半”。
北方的起义戛然而止,辛亥革命也不得不在妥协中竟全功,造成了民初政坛的动荡和不安。
吴禄贞的计划如果成功,历史将会倒向哪一个轨道运行?我们不知道,但历史没有如果。
吴禄贞死去留下的那几个幼子,之后长大成人,有的参加了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斗、有的进入教坛耕耘一生,为祖国和人民继续做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