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鼎三年(年)二月,吴帝孙皓任命左御史大夫丁固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
九月,吴帝孙皓亲率大军屯驻东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开始向西晋发动攻击。
十月,孙皓命令左大司马施绩攻江夏(今湖北云梦县南),右丞相万彧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修则、将军顾容攻打交趾。
交趾一路,刘俊等人前后攻打了三次,遭到晋交趾太守杨稷的顽强抵抗,都没成功。
不但如此,九真(今越南北部)、郁林(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两郡也归附了杨稷。
杨稷派将军毛炅、董元攻打合浦(治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双方在古城交战,吴军大败,刘俊、修则战死,残兵退守合浦。
杨稷表奏毛炅为郁林太守,董元为九真太守。
晋武帝司马炎命义阳王司马望统领中军步兵、骑兵二万人,驻扎龙陂(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北龙陂桥),声援江夏与襄阳。
晋荆州刺史胡烈打败了施绩。
司马望便领兵返回。
十一月,吴右大司马丁奉、右将军诸葛靓从芍陂出兵,进攻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
司马望又率诸军迎击,但吴军遭到都督豫州诸军事的晋汝阴王司马骏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眼见司马望前来支援,便撤军回吴。
司马炎任命司马望为大司马,司马骏持节,迁任都督扬州诸军事,接替受诬陷回朝的石苞镇守寿春,不久又复职都督豫州诸军事,回镇许昌。
司马望于晋泰始七年(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晋武帝司马炎赐赠了许多财物,赐谥号为“成”。
吴建衡元年(年)正月,孙皓立长子孙瑾为太子,又封儿子孙虔为淮阳王,另一个儿子为东平王。
邓艾镇守魏国西部的时候,曾经招纳数万投降的鲜卑人,安置在雍州、凉州之间,与汉民族杂居。
晋泰始四年至五年(—年)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民不聊生,数十万人嗷嗷待救,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
晋泰始五年(年)二月,晋朝廷分出雍州、凉州、梁州的部分地区,设置秦州。
晋朝廷担心河西、陇西的灾民日久会生出祸患,因为胡烈在西部素有声望,便任命他为秦州刺史,去镇守河西,安抚当地各民族百姓。
胡烈到任后,不但不进行安抚和救济,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又派兵进占麦田(今甘肃靖远、宁夏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一带的河西鲜卑人聚居地。
结果,不仅与羌戎失和,更是加剧了灾区难民的痛苦。
天灾人祸之下,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发起反抗。
秃发树机能是凉州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的四世孙,在祖父寿阗死后,接替了大首领位置。
晋泰始六年(年)六月,胡烈率军征讨,与秃发树机能战于万斛堆(今宁夏固原境内)。
扶风王司马亮派将军刘旂、骑督敬琰前往支援,但刘旂观望不进,导致胡烈孤立无援,兵败身死。
秃发树机能的军队士气大振,乘胜一举攻下高平。
司马亮受到刘旂连坐,被贬为平西将军。
刘旂判罪,依律当斩。
司马亮与军司曹冏上书,为刘旂求情,说:“节度的过失是由我司马亮发出的,请求免去刘旂的死罪。”
司马炎下诏说:“高平围困危急,考虑到城中以及刘旂的实力足以相救,即使不能迅速到达,也应该尽力前进。他却奔走逃避,坐视失败,理应将刘旂治以重罪。如果罪责不在刘旂,那就应该有人承担此罪。”
有关部门又上奏,建议免去了司马亮的职务。
不久,司马亮复出,担任抚军将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