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多功能的实物档案
简牍档案分为简册和版牍,是指在经过整治的竹、木上用毛笔书写的档案,一般用来记载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常见于竹片、木板之上。
就目前出土的实物来看,现存简牍档案起于战国、下迄魏晋,具有文物、图书、档案的三重属性。一开始是作为文书档案记录统治者的言行,后来演变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书籍。
NO·2
它的多重分类
据研究,简牍档案的种类与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文书档案。出土简牍中保留了许多古代文书资料,具体内容有:皇帝下达的诏书、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书、契约、私人书信。
律法档案。简牍中的律法档案主要为秦律和汉律,具体内容有:《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
簿籍档案。簿是簿书,古为赋税之依据。籍,则是人事档案。具体内容有:兵器簿、钱谷、器物、车马等各种分类账簿、名籍。
证件档案。在简牍档案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通行证和身份证。具体内容有如、传、符、过所等。
NO·3
它的存放方式
简牍档案主要采取成“卷”状放、“折页”的形态。编卷好的简牍档案,一般会用绳索进行捆扎,以免松散,如敦煌莫高窟所出《写经》,其完整者尚保存卷外缠札绳子。
这些编卷好或裹以书衣的简册,因用途及重要性的不同,会以不同的方式存放,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盛放在箧、笥、匣、匮之类的箱柜或盒子中。
二是放于“栈阁”或“几阁”之上。
三是“挂书”。崔寔《政论》云:“得诏书,但挂壁”,这说明挂也是简牍档案的一种存放方式。
NO·4
它的代表性出土
多年来,国内各地曾先后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简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社会活动的直接记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发现有:
年至年考古工作者在居延地区又发掘出汉简约1.9万枚;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的多枚竹简,有秦始皇时期南郡守腾的文书,秦代的律法原文和释文以及其他方面的书籍;
90年代初在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牍约2万枚;
年10月湖南长沙文物工作队在长沙市走马楼西侧的古文化遗址的第22号古井内发现了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万枚,共20余万字。这次出土的吴简如此之多,堪称三国时代考古的惊人发现。这批吴简详细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关系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及赋税制度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长沙吴简的出土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考古成果之一,被一些学者称作是继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和清朝大内档案之后我国近代史料的第五大发现。
来源:档案载体的破译之旅(转载仅做分享交流,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