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同样地要使一支军队运行起来成为战争机器,背后则是一笔庞大的费用。在遥远的先秦,号称百万之师的秦国部队,士兵们的工资待遇如何?在乱世中,秦国又是怎么养活这支庞大的部队呢?
书信回顾:心酸的军旅生活
在年这一年,考古学家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发现了大量的秦简,也就是广为人知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其中在4号墓还发掘出了两片家书。这下考古学家可激动的不行,要知道这可是目前中国历史发现的最早的战地家书,而且对于研究秦朝军队待遇有着重大帮助。于是乎,我们的一群专家就开始对这两片竹简进行了破译,翻译出来后的内容可是着实令人吃惊。
这两篇家书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叫黑夫和另一个叫惊的人写给家乡大哥衷的,全文总共有字。
第一封是主人公黑夫写的,除了正常的对家里的问候想念,信中还提到了要家里人给寄送衣服银两,如果家乡的布匹比较贵的话,那就直接寄银两给自己。远在战场的黑夫还不忘询问家里人军工爵位发放事项,最后又对新婚离别的妻子表达了想念。
这第二封呢则是主人公惊写的,他与黑夫一样都主要对家里长短都进行了关心慰问,但有一点比较突出的是,在向家里要钱的时候他表现得更加急切,因为他在军中已经债台高筑,管一位叫“垣柏”的同事借了不少钱,已经花光,再不寄钱来,“即死矣”、“急急急”。
待遇分析:精明的军队绩效方案
这两封家书一方面传达了秦国士兵对家人的思念,另一方面则都将矛盾指向了秦国军队的工资待遇问题,因为按照家书的描述来看,他们东征西战,士兵们并没有收入来源,是秦军“拖欠工资”还是另有隐情?
首先了解下这封家书的背景。据考证是秦将王翦统帅大军六十万进行灭楚之战时的产物,由秦军驻地淮阳发往士兵的家乡安陆,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寄往湖北。既然参军没有收入,士兵们为什么不想着跑反而还在书信中管家里要钱?这已经相当于自己掏腰包打仗了。
众所周知,秦国是在商鞅改革之后才逐渐变为强国,可以说此为秦国虎狼之师的根基。为了提升军队战斗能力,秦国实行二十级军功爵制,以杀敌数奖励军爵论赏,这套军队“绩效”制度一经实施,打破了此前的爵位世袭制度,士兵们通过立下战功有了“逆天改命”的可能,甚至可以用战功抵消亲人所犯下的罪行。
具体来说,在战场上秦国士兵只要杀死两个敌方军官,就可以免除家人囚犯的惩罚、妻子奴隶的身份。重点是军功爵是面对所有秦国人的。这对寻常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毕竟战争往往带来的是疾苦,但是现在通过杀敌不仅可以拿赏封爵,甚至还可以改变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社会地位。
于是乎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老百姓们不怕打仗了,反而人人都想通过上阵杀敌立军功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从此发财致富,走向人生巅峰。史书就曾记载“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渴望参军打战立功的大背景下,秦王就发愁了。毕竟战国时代,到处都是战乱,物资严重匮乏,每次打战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耗时很长,后勤运输补给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一笔极其庞大的费用。
所以当时这种情况下秦国就决定秦军只有铠甲和兵器是国家发的,衣服和粮食都是要自备的,当然超过一定的时限,比如你要是连续征战三个月以上,国家就会开始供给粮食给你。除此之外,前期的一切用度开销,国家都是不负责的。而且军功爵制不一样,得到的奖赏也不尽相同,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啦。
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一方面是现实物质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鼓舞了士兵们奋勇杀敌的决心,只有沿着金字塔往上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结语:存在即合理
回到这封秦国家书上来,士兵们行军打仗却没有工资的现象,看似有悖常理,但在战国时代的混乱背景下,构建这样一套制度,却是最合乎当时的情理的,想来这也是秦国最终能实现一统的要素之一。
当然,家书的主人公想来家庭环境也是不差的,因为家书中还提到关于军功爵的赏赐,秦王对他们的赏赐还在路上呢。管中窥豹,家书中的这对兄弟兵,也许通过这套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整个家庭在社会地位上的提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04.html